导航
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冬季蛋鸡放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冬季蛋鸡放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编辑:养殖网 浏览: 298次



1.产蛋率低且不稳定。入冬以来,走访的10多个养殖场和电话咨询的大多数养殖场产蛋率都不理想。一般在30%左右,高的不到50%,有的甚至20%,波动大、低、不稳定(鸡蛋质量下降)。鸡蛋品质主要体现在蛋壳的厚度、硬度、表面清洁度和蛋黄颜色上。部分鸡场蛋壳厚度和硬度下降,出现薄壳蛋、砂壳蛋和软壳蛋;部分养鸡场蛋壳清洁度普遍较差,充满粪便和污染物;大部分养鸡场蛋黄颜色明显下降。来自罗氏在中国的9个单位放牧期小于8(

3。有些养殖场有呼吸道疾病,有些养殖场有内外寄生虫病,有些养殖场偶有马立克氏病(内脏型)(

2。由于不同养鸡场的具体情况,问题的原因很复杂。但常见的问题有:

1.蛋鸡所需温度范围为8~27℃℃, 最适温度为13~24℃℃. 如果环境温度过低,不仅会降低产蛋率,还会导致采食量的增加和不必要的营养损失。正常情况下,当环境温度降到5摄氏度左右℃, 我们应该把鸡圈还给我在鸡舍的向阳面加一个与鸡舍面积相同或更大的塑料棚作为操场。但部分养鸡场仍在室外放牧,夜间没有保温设施(光照时间短)。调查发现,许多鸡舍每天的采光时间不足12小时(自然光和人工光)。一些在野外建造的养鸡场根本没有电源,也没有额外的照明(

3。在一些养鸡场,放牧期间仍然使用饲料补充的数量和方法。日补料50-75克,少数可达100克。这对于没有保温设施的蛋鸡来说是不够的营养不良。一些养鸡场的配料随意,吃什么喂什么;有些养鸡场用标准的原料做笼养鸡;北京也有养鸡场在当地购买所谓的“柴鸡专用料”;也有养鸡场看到目前饲料价格高企,使用廉价原料,营养严重失衡。主要表现为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严重缺乏,蛋白质能量失衡,矿物质比例失衡,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失衡(

5。在旱季,蛋鸡虽然有时在田间放牧,但不能获得含大量c的绿色饲料叶绿素,影响蛋黄颜色(

6.部分鸡舍没有保温设施,导致温度偏低;有的密封严密,通风不良,湿度大,有害气体浓度增加,病原微生物滋生;一些粗放的管理、应激现象等是产蛋性能低下和不稳定以及疾病增加的原因(对策

1.蛋鸡对光的依赖性强。由于冬季自然光照时间短,人工辅助光是必不可少的。根据鸡的年龄和产蛋期,应逐渐将光照调整到适当的时间,使光照均匀产蛋高峰期可维持在16小时。在生产中,可以在早上或晚上进行,也可以两者兼而有之。但不管用哪种方法,都应该与喂养相结合(

2.科学成分。在生态环境中饲养的鸡种大多选用适应性强、抗病性强、活动性大的地方鸡,但产蛋性能与现代鸡种有较大差距。因此,应根据鸡的品种和生产特点,灵活控制饲料营养水平。根据作者多年的试验和实践经验,制定了河北柴鸡饲料营养推荐指标(

3对温度、鸡的活动性、田间自由采食量和鸡的产蛋率,应适当补充饲料。一些养鸡场发现鸡的产蛋率很低,并且限制了饲料量。因此,饲料越少,产蛋率越低。根据作者的经验,在冬季保温较好的条件下,河北柴鸡的日采食量应比笼养中蛋鸡高10%~15%。在保温效果差的情况下,应增加饲料补充量(

4.鸡舍环境控制。为了保暖,大多数养鸡场采用平养与大棚葡萄干相结合的方式g、 也就是说,当鸡舍面对阳光塑料大棚时,要建一个拱门。据调查,这些建筑大多存在保温、通风、除湿的矛盾。同时,饲养密度过高,粪便不能及时清理,给提高产蛋性能和疾病防治带来了困难。解决上述问题是保证鸡的健康和冬季产蛋率高而稳定(科学管理)的重要措施。管理包括很多内容,涉及鸡蛋生产的许多方面。但最关键的问题应该是压力预防。蛋鸡已由生态放养向圈养转变人工饲养、圈养与放养相结合,已从山区农场的低密度自由活动转变为高密度人工控制的环境活动。饲养管理模式的变化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管理程序的变化也需要一定的过渡阶段。我们应时刻注意蛋鸡的神经质动物特性,避免应激因素(

此外,在冬季,应以圈养和户外运动为主。在阳光明媚的早晨,气温升高时,10点左右放鸡,下午4点左右回巢,即放鸡晚,回巢早。打扫和通风的鸡舍在山姆e时间。天气不好或气温骤降时不放鸡(

6.鸡蛋品质的营养调节。在生态放养条件下,蛋鸡的蛋品质得到显著提高。主要原因是蛋鸡在田间大量食用生物活性物质(如昆虫、草叶等),再加上健康的身体和优越的生态环境。为了提高鸡蛋的品质,必须适当调整饲料。根据作者的试验,在冬季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富含叶绿素和纤维的物质,可以加深蛋黄颜色,降低胆固醇含量,增加磷脂含量(

7预防。环境优越,饲养密度低,空气新鲜,生物活性饲料多,鸡体健康,抗病能力强。因此,常见病和传染病均低于笼养鸡。然而,进入冬季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密度高、湿度大、通风不良、缺乏天然饲料,以及相应的疾病。例如,一些养鸡场很少发生呼吸道疾病;肠道寄生虫病严重;内脏马利克零星出现(放养配方)该病很少发生,但在人工饲养的冬季后出现,其发病机制有待研究。因此,除了注射相关疫苗外,我们还应ld定期驱除鸡舍内寄生虫,并将改善鸡舍环境、加强通风、降低湿度作为管理的重要环节。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养殖新闻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