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低,日照时数较短,通风与保温存在矛盾。如果饲养管理跟不上,很容易导致产蛋量下降。为使蛋鸡冬季稳产高产,可采取以下措施:
1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范围
生产实践表明,13~23℃ 是蛋鸡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蛋鸡的产蛋率和蛋壳品质。冬天,天气寒冷,气温低,尤其是在北方。夜间室外温度较低几乎低于0℃. 因此,要做好冬季鸡舍的防寒保暖工作,采取措施提高鸡舍的温度。鸡舍北面的门窗要密封,防止小偷入侵。南方可以用玻璃和塑料薄膜堵住门窗,以达到保暖、采光的目的(
2)冬季调整饲料配方
,如果不调整饲料配方,容易造成产蛋量下降或饲料浪费。为适应气温下降引起的营养需求变化,应及时调整膳食营养成分。玉米的比例可以增加或减少适当增加能量饲料,降低蛋白质含量,可添加一定比例的油脂;此外,还应补充充足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优质钙源,以保证产蛋的稳定性(温水
3的充足供应是蛋鸡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饮用水不足,饲料报酬将减少,产蛋量将减少。冬季应坚持饮用温水以保持鸡的体温和产蛋量的稳定(
4以保证充足的光照时间
产蛋鸡每天需要约14~16小时的光照才能正常产蛋,而冬季的自然光照往往不能满足需求。如果仅仅依靠自然光,产蛋量就不会高。因此,冬季应进行人工辅助照明。光照强度应为3~5W/m2,灯具距地面约2m,灯具距地面3M,使鸡舍内光线均匀(
5,保证鸡舍内通风良好
通风能起到排污和调节鸡舍温湿度的作用,特别是在规模化集约化养鸡场,通风对挖掘鸡产蛋潜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可进行人工通风。冬季气候多变,气温较低时,蛋鸡产蛋率容易上下波动。在保温的前提下,要调节好鸡舍内的空气。气温较高时,应在上午11时至下午2时进行通风。注意错开通风孔防止通风(
6加强蛋鸡场疫病防治
冬季是许多传染病的季节,蛋鸡一旦发病,产蛋量和产蛋率将大大降低。因此,有必要结合实际制定合理适用的免疫程序当地疾病的流行情况。蛋鸡养殖场通常对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掉蛋综合征和禽流感进行免疫。在实施免疫程序时,应注意疫苗的选择、保存和接种。控制人口流动是减少传染病传播的重要途径。粪便和死鸡是传播疾病的不利因素。死鸡应深埋或无害化处理。不要在鸡舍附近堆放鸡粪。做好日常卫生和定期消毒工作,注意保持房屋和环境的清洁卫生,经常清洗水槽、饲料箱和饲料箱定期消毒,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尤其是清理粪便后,必须彻底清洗,认真消毒。鸡肉消毒是生产中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