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鸡腺病毒感染(包涵体肝炎)的临床诊断与防治

鸡腺病毒感染(包涵体肝炎)的临床诊断与防治

编辑:养殖网 浏览: 380次

禽腺病毒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禽腺病毒感染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关于养鸡场污染或疾病的报道。腺病毒感染的主要临床和病理表现为包涵体肝炎(以肝脂肪变性、局灶性坏死和肝细胞内存在包涵体为特征)、再生障碍性贫血、呼吸道感染、出血性肠炎和产卵量减少。给生产带来一些损失。据报道,我国部分养鸡场已发现有这种症状的病鸡,但尚未开展研究。1984年,中国科学院哈尔滨兽医学院美国农业科学院从国外引进了这种病毒。对鸡胚和鸡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采用琼脂扩散试验对人工感染鸡进行血清学试验。同时,从黑龙江、山东、河北、辽宁等地部分地区14个养鸡场的34组共抽检鸡1021只。共有14组121只鸡呈阳性反应,阳性率为8.4%,病理检查表明我国部分地区养鸡场存在腺病毒感染(本病病原为禽腺病毒属禽腺病毒)。禽腺病毒有多种血清型。有12K未知血清型。其中,F1~F10的10个血清型与包涵体肝炎的自然爆发有关。病毒早期可从肝、脾、肾和法氏囊中分离。腺病毒是一种具有脱氧核糖核酸结构的69-76nm二十面体。耐热、耐酸、耐紫外线、对福尔马林、碘敏感。血清试验中发现一组抗原。腺病毒可能是一种条件性病毒,只有在有其他诱导因素时才会引起疾病。包涵体肝炎的发生常与其它诱发条件有关,如传染性法氏囊病

2在4~9周龄鸡中普遍存在,特别是在鸡群中肯斯5-7周大。在育种者或成鸟群中,不能检测到临床症状。主要症状是种鸡孵化率低,鸡死亡率高。病鸡表现为典型的肝炎和贫血。受感染的鸡可能成为终生携带者,并间歇性地解毒。被感染的鸡和被感染的鸡是感染源。这种疾病可以通过鸡蛋传播,也可以通过粪便传播,因为它与病鸡和受污染的鸡舍接触,具有传染性。如果感染是继发于大肠杆菌病或梭状芽胞杆菌病,死亡率和肉类浪费率将增加。疾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是否发生过其他疾病。主机范围h目前尚未确定,并有实例表明鹌鹑和火鸡可感染鸡腺病毒(潜伏期

3个症状较短,部分菌株可在接种后48小时引起肝脏病变。病鸡情绪低落,食欲不振或没有食物,翅膀下垂,羽毛蓬松,脚瘫痪,眼睑和牙冠发白,一些病鸡出现黄疸。临死前,他们中的一些人会打电话,并有头后拱等神经症状。在生长期鸡群中,该病发病迅速,其次是永久性急性贫血、迟发性贫血、发热和死亡率增加。发病率为100%,但死亡率一般为2%~10%,有时可达30%~40%。一般来说e病程10-14天。5周龄以下的鸡在8周龄时可以完全治愈。在这种情况下,鸡的死亡率可高达40%。感染该病的1日龄雏鸡表现为严重贫血

,4个病损表现为急性溶血性贫血伴黄疸,骨髓苍白。特征性病变为肝脏明显肿大,边缘钝厚,脆性和脂肪变性。肝表面呈壶状出血,包膜下大面积淤血、局灶性出血,大小不等的黄白色坏死灶。脾脏和肾脏轻度肿大,包膜下器官和肌肉大量出血。肝细胞核内包涵体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病理改变可作出诊断。琼脂扩散试验简便、特异。尤其是抗沉淀素抗体在感染鸡体内存在时间较长,并能长期呈阳性反应。这是一个很好的血清学测试。必要时,取肝脏标本送检验科检查核内包涵体和病毒分离(

6控制,通过饲喂抗生素和联合使用维生素C、维生素K可将鸡的损失降到最低。具体治疗方法可采用维生素C注射液(每支2ml,含0.1mg)、维生素K3、K4注射液n(每只1ml,含4mg),庆大霉素(每只1ml,含20mg),置冷水250ml上,让病鸡自由饮水,疗程1周,停药3天;改用冷开水500ml,饮1周后停药。重症鸡可同时肌注庆大霉素2mg,早晚各一次(

疑似包涵体肝炎卵孵化的鸡,在可能发病前2-3天用治疗药物喂养,连续喂养4-5天。抗生素治疗结束后,微量元素铁、铜、钴的混合物可喂养3-5天,可加速再吸收从包涵体肝炎阳性种鸡中培育的贫血

鸡,应与其他家禽隔离饲养。注意良好卫生,消除应激因素,如感冒、过热、盗风和断嘴过多。防治该病主要从加强饲养管理、控制诱因等方面进行。碘制剂和次氯酸钠对腺病毒有很好的消毒效果,可供选择。由于病毒种类繁多,使用疫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养殖新闻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