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疫情
发病鸡多为产蛋后成鸡,少数为肉鸡。流行季节主要在6月至10月。蛋鸡生产性能下降,但无异常蛋、薄壳蛋、砂壳蛋和褪色蛋。雏鸡饮水、采食量正常,冠、面、腿皮肤苍白,贫血症状明显。但不易发现,易与球虫病、肠中毒混淆,全鸡组肉食比下降(
2.解剖病变
肌肉苍白或黄疸;肝脏呈黄褐色。边缘偶见坏死区;福利斯输卵管正常或轻度充血,但多数输卵管内有硬壳卵。肠内壁被假膜覆盖,易刮除。空肠和回肠有胡萝卜样分泌物。一些死鸡的肠壁变薄了。肠粘膜明显脱落。从肠外可见肠内未消化的饲料,直肠内有血便(
3.病原学
猪带绦虫孕期卵段成熟后自动从链体脱落,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在被甲虫、蚂蚁和苍蝇等中间宿主吞食后,这些片段和ooc叶绿体被消化,六钩幼虫逃逸并钻入中间宿主的体腔。雏鸡发育约2~3周后形成囊虫病样幼虫,在低温下可延长感染时间,当雏鸡食用囊虫病中间宿主时(治疗措施
采用以下方法。效果明显(
4.1氯硝柳胺,100-150mg/(kg体重),10:口服,间隔5d,再次(
4.2南瓜子,每粒5-15g,将南瓜子磨成细粉,加入8倍量的水,煮沸1h,除去表面油脂,加入等量饲料(3吡喹酮,10-15毫克/千克体重,一次给鸡和鸭,c驱除各种绦虫(
4.4氟苯咪唑,鸡按3xlo。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饲料混合对棘茎绦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驱虫率为92%(雌二醇
4.5-丁烯胺-4.5-羟基萘甲酸酯,剂量为400mg/kg体重,对鸡绦虫有效(
5.防治经验
5.1搞好环境卫生,及时发酵鸡粪,肉鸡必须及时调整网的大小,使所有的粪便泄漏,使鸡不能接触粪便为目的。应消除中间宿主,如苍蝇。每年流行季节饲料中都要加蛆消灭苍蝇幼虫。应定期在墙壁上喷洒杀虫剂(
5.2在大多数情况下,病变与球虫相似,未发现绦虫。因此,尸检时应仔细观察,如果条件允许,最好结合实验室检测(
5.3南瓜子和氯硝柳胺对猪带绦虫是有效的,但必须连续使用两次,两次间隔应为5天。另外,对猪带绦虫的防治不仅要在产蛋前进行,还应根据季节
5.4,每年春季和秋季进行一次,同时对猪带绦虫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含量进行测定饲料中的钾应增加。应适当添加四环素,防止肠道梭状芽胞杆菌混合感染,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饲料的营养浓度(绦虫病引起的死亡大多是机械刺激引起的,如肠粘膜脱落、炎症,甚至溃疡,然后绦虫病分泌的毒素和代谢物中毒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