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鸡白痢沙门氏菌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鸡白痢沙门氏菌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编辑:养殖网 浏览: 414次

2009年10月,山西省临汾地区某肉鸡场共饲养商品肉鸡5000只,在5日龄前饮水中添加预防剂量的环丙沙星和多种维生素,肉鸡生长良好。8日龄后出现喘息、张口呼吸、粪便白色、泄殖腔周围羽毛被粪便污染等呼吸困难症状。病鸡的数量与日俱增,每天约500只。农场主用诺氟沙星、氨苄西林、青霉素、链霉素等饮用水治疗,但没有好转。病鸡达3000多只,养殖户给我们送来了10多只病死鸡治疗医院(

临床观察:病鸡有呼吸困难、伸颈、张口、抑郁、闭眼、嗜睡、眼窝凹陷、脚趾干燥、羽毛疏松、食欲不振、怕冷、喜欢堆积。最突出的表现是它排出一种像石灰糊一样的白色稀粪,粪便附着在肛门周围的羽毛上,小鸡排便时酸痛,有的还肿胀无力。发病率70%左右,死亡率40%左右(尸检改变:心包增厚,整个心脏被黄白色纤维素渗出物包裹,心脏、脏器表面可见灰白色坏死点或结节轻度突出,肝脏肿大,可见局灶性坏死点点状出血或灰白色针尖,胆囊扩张,胆汁充盈,脾脏肿大,质地易碎,蛋黄吸收不良,内容物呈乳脂状或干酪状。肺部可见坏死或灰白色结节,肾脏充血肿胀,充满白色晶体,像“斑点肾”,输尿管明显扩张,充满白色尿酸盐晶体,肠道卡他性炎症,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盲肠出现干酪样栓塞。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原菌分离、动物回归试验,生化试验、平板凝集试验、白痢沙门氏菌病诊断、药敏试验筛选出敏感药物头孢曲松,按治疗量的1.5倍饮用水,同时添加补肾消肿解药、速溶维生素。从第二天开始,病鸡病情明显好转,死鸡数量每天减少。第7天,鸡群基本正常,没有再次死亡。本研究报告如下:

1.材料

1.1病源材料

对山西省临汾市某肉鸡场疑似鸡白痢病的死鸡进行解剖,并对典型病心、活鸡进行了研究r、 无菌采集肺部及其他疾病材料进行病原分离(

1.2试剂和仪器

培养基:营养琼脂和营养肉汤购自北京双循环微生物培养基制造厂;S·S琼脂培养基购自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标准抗原:鸡白痢沙门氏菌多价阳性标准血清购自中国兽药检定所。法国Vitex3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药敏纸:购自北京天坛医药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批号:0801242)(

1.3实验动物

120只5日龄肉鸡,由一只肉鸡提供方法

2.1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采集病变明显的心、肝组织,于37℃接种于s·s琼脂平板上℃ 用于恒温培养。18-24小时后,将典型的红色菌落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上,37℃恒温纯化12-18小时后,将纯化的细菌接种于营养肉汤中℃, 37℃孵育℃ 放置18-24小时,4点放入冰箱℃. 用接种针将细菌接种于半固体培养基中,观察细菌是否有活力

2.细菌形态观察

纯化后的细菌3动物回归实验

纯化菌经107~1010稀释后,用营养琼脂平板分散法计数活菌数,计算出每毫升的活菌数。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 将60只肉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只。试验组肉鸡口服菌液2ml,对照组肉鸡口服生理盐水2ml。分别观察病情和死亡症状,记录7天结果。无菌采集死鸡,心、肝、肺接种于s·s琼脂平板上,37℃培养℃ 将典型的红色菌落接种于营养琼脂管斜面上,培养18d~24h,37℃培养℃ 18-24小时,标记并储存在4℃ 冰箱。取60只5日龄肉鸡重复上述试验,并将两个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2.4生化试验

分离纯化的菌株和两个动物回归实验的菌株分别用vitex3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2.5平板凝集试验

进行分析鉴定,三者各取50ul细菌溶液和等量的白痢沙门氏菌多价阳性血清做平板凝集试验,阳性反应为颗粒凝集反应。随机抽取肉鸡种鸡100只,采集血清,用标准白痢抗原进行平板凝集试验。阳性反应为颗粒凝集。用青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氨苄西林、磷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诺氟沙星、诺氟沙星、诺氟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氨苄西林、多粘菌素B、多西环素治疗分离的白痢沙门菌,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强力霉素、阿米卡星药敏试验采用丁胺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阿莫西林、利福平、红霉素、磺胺嘧啶等药物。以游标卡尺测量抑菌圈直径作为判断药物敏感性的标准(结果与分析

3.1分离培养结果

分离出的病原菌在s·s琼脂平板上生长小、红、光滑、湿润、圆形、半透明,菌落大小为1mm。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细菌只沿着穿刺线生长,生长越少。周围培养基清澈透明,证明细菌无运动性(

3.2形态特征特异性

在s·s琼脂平板上选择单个菌落,涂片、火焰固定、革兰氏染色及镜检可见红色、染色均匀、两端有一对或一对圆形枯草芽孢杆菌,无荚膜或孢子。符合鸡白痢沙门氏菌(

3.3动物回归试验结果

在两种动物回归试验中,试验组鸡的疾病症状和尸检症状与肉鸡养殖场相似,两组致病菌生长小,呈红色,s·s琼脂平板上的菌落光滑、湿润、圆形、半透明,大小为1mm。选择s·s琼脂平板上的单个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透射电镜观察d镜检表明,两组分离的病原菌形态和大小与接种的相似。动物回归试验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两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生长良好,无病鸡(

3.4生化检测结果

三种致病菌生化检测结果相同,3.5平板凝集试验结果

3株细菌与标准白痢沙门氏菌多价阳性血清有颗粒凝集反应,平板凝集试验为阳性,证明3株白痢沙门氏菌均为阳性细菌为白痢沙门氏菌。肉鸡种鸡平板凝集试验阳性率为15%,证明肉鸡种鸡场鸡白痢菌未纯化(

3.6药敏试验结果

抑菌圈直径大于15mm为高度敏感,10~14mm为中度敏感,小于10mm为耐药。敏感药物包括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磷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和安普霉素。中敏药物为多粘菌素B和氧氟沙星,其余均耐药

4.综合防治

4.1药物治疗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头孢曲松饮水量为对照组的1.5倍治疗量、肾肿解毒药及速溶多种维生素均加入水中。从第二天开始,病鸡病情明显好转,死鸡数量每天减少。第7天,鸡群基本正常,没有死鸡(

4.2环境消毒

做好养殖场的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发病期间,每天用1%苯酚消毒一次,连续5天,隔日消毒一次(

4.3控制肉鸡饲养密度和鸡舍保温。同时,保证通风,提高通风质量f饲养环境(

4.4为预防和控制各种传染病,用0.5%过氧乙酸对鸡进行消毒,每3天进行一次喷雾消毒,并按防疫程序及时接种。总结与讨论

5.1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病鸡。我国养鸡场鸡白痢的发生与种鸡白痢的发生密切相关。鸡白痢的阳性检出率为15%。病原体可通过精液传播给母鸡,母鸡可通过垂直传播污染种蛋。因此,雏鸡感染白痢,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那里因此,对鸡白痢的净化和种蛋的彻底消毒是控制该病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对鸡白痢的预防,用敏感药物预防雏鸡白痢有很好的控制效果。种鸡白痢的纯化:生产开始前一次,产蛋高峰期一次,350日龄时一次。采用快速平板凝集法进行整群检疫,剔除阳性鸡,对可疑鸡进行隔离饲养,再复查,剔除阳性鸡(

5.2坚持自养自养。如果有必要引进,就必须测试和使用对进口鸡场进行白痢,并确定其不属于白痢鸡群,方可引进(

5.3孵化卵应充分生产,并严格熏蒸消毒。雏鸡孵出后,应彻底消毒培养箱,杀灭环境中的细菌(

5.4各种应激因素:如饲养密度高、通风不良、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不善等均可诱发鸡病,因此,应减少应激因素,改善饲养管理,提高鸡的营养水平,增强鸡(

5)的抵抗力不应随意给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预防白痢。应注意耐药菌株的出现。饲养者应定期给药,鸡舍应消毒以消除白痢沙门氏菌的污染。如果养殖场的鸡舍在白痢菌净化后不消毒,一个月内就会导致白痢沙门氏菌的污染,重新检测白痢菌阳性率会增加。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养殖新闻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