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鸡几种常见线虫病的诊治

鸡几种常见线虫病的诊治

编辑:养殖网 浏览: 192次

线虫主要寄生在鸡的小肠内。它们因其圆形和线形而得名,通常在放养鸡中感染。主要导致鸡的疾病和饲料报酬的下降。成年鸡是线虫病的携带者和传播者,但其增重和产蛋能力下降。鸡的主要寄生线虫有鸡蛔虫、双翅目、胃线虫、,鸡蛔虫是由鸡蛔虫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蛔虫丽娜姆是鸡中最大的线虫,呈黄白色,头部有三个嘴唇。雄性长26-70毫米,有两个几乎等长的连合棘;雌性体长65-110毫米,尾巴尖而直。卵深灰色,卵圆形,厚。卵的大小从70到90不等μ 米× 47~51 μ m、 (

1.2流行病学雌性鸡在鸡小肠内产卵,用鸡粪排泄。在适宜的条件下,卵在10天左右发育成感染性幼虫,并能在土壤中存活6个月。鸡是通过摄入被感染鸡蛋污染的饲料或饮用水而感染的。幼虫在匍匐茎中脱壳约需35~50天乙酰胆碱,进入小肠,钻入肠粘膜,并返回肠腔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血液循环和发展成为一个成年人。除了小肠,鸡的腺胃和肌肉胃中也有大量寄生虫。3~4月龄雏鸡最易感染和发病(

1.3雏鸡感染后临床症状表现为生长缓慢、羽毛疏松、动作迟缓、无精打采、食欲不振、消瘦、腹泻、贫血、黏膜苍白、梳齿,最终死于虚弱。大量感染者可引起肠梗阻和死亡(

1.4在病理检查中,可发现大量虫卵用漂浮法收集粪便中的饱和盐水,经尸检可在小肠内发现大量蠕虫。由于其体积大、特征明显,不会与其他昆虫混淆(

1.5实验室诊断小肠黏膜炎症、出血,肠壁有颗粒状脓性病灶或结节。严重感染时可见大量蠕虫聚集、缠绕,引起肠梗阻,甚至肠破裂和腹膜炎(

1.6防治措施

1.6.1综合防治和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发酵积存,杀灭虫卵;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饲料;做个好j定期对鸡进行预防性驱虫,每年2-3次;如发现病鸡,应及时隔离(

1.6.2药物治疗:① 阿苯达唑,10-20mg/kg体重,口服一次。② 左旋咪唑,20-30mg/kg,一次口服(病原菌形态特征

2.1该病又称为合子病、开口病和开口线虫病。该病起源于双翅目昆虫,寄生于鸡气管内。昆虫的身体是红色的,因为它吸血。雌性比雄性大,主要包括P。斯克里亚比尼和P。气管。卵大小从78到110不等μ 米× 43~46 μ m、 死亡率很高(

2.2流行性雌性产卵在气管里。卵随气管粘液进入口腔,或咳嗽,或吞咽到消化道,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卵在3天左右发育成感染性卵,然后被蚯蚓、蛞蝓、蜗牛、苍蝇等节肢动物吞食,在肌肉中形成包囊,具有感染鸡的能力。鸡因吞食这些动物而感染。幼虫穿透肠壁,通过血流迁移到肺泡、细支气管、细支气管和气管。它们在感染后18-20天发育成成虫并产卵(

2.3临床症状:病鸡能伸展其东北侧ck张开嘴不停地呼吸,能听到呼气声,并左右摇头排出口中粘稠的分泌物,有时可见虫体。食欲不振、抑郁、消瘦、口吐白沫。最后,他因呼吸困难窒息而死。本病以雏鸡为主,死亡率近100%(

2.4实验室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结合粪便或口腔粘液检查,可发现虫卵或尸体,尸检(

2.5病理检查为肺血瘀、水肿、肺炎;有蠕虫附着和出血气管粘膜出血性卡他性炎症。气管粘膜被血性粘液

冲洗覆盖2.6控制措施

2540001

3.4通过实验室诊断显微镜检查粪便和腺胃腔或肌胃角质层下的体格检查

来确诊

3.5病理检查发现胃壁炎症、增厚、溃疡(

3.6防治措施

3.6.1综合防治措施与蛔虫病相同;为消除中间寄主,可用0.005%氰戊菊酯或0.0067%氰戊菊酯水悬浮液喷洒鸡舍各部位;一个月龄的雏鸡可以用一次预防性驱虫药(

3.6.2药物治疗与蛔虫(

4异棘线虫病

4.1形态学特征异棘线虫病,又称盲肠病,是一种由寄生在鸡盲肠的异食线虫属异食线虫引起的线虫病。昆虫的身体又小又白。头部稍微向后弯曲。食道末端有一个膨胀的食道球,约10毫米长。头端向后弯曲,尾巴又尖又直。卵呈灰褐色,椭圆形,大小从65到80不等μ 米× 35~46 μ m。鸡蛋壳很厚,含有一个胚胎细胞。卵的一端是明亮的,与蛔虫卵不同。该病在鸡中常见(

4.2流行病学上,成年雌性在盲肠产卵,卵随粪便排出。在适宜的条件下,2周左右发育成含幼虫的感染卵。鸡通过摄入被感染卵污染的饲料和饮用水而感染,并在盲肠发育成成虫,需要24-30天。此外,异棘球绦虫卵常感染组织滴虫病,导致鸡组织滴虫病(

4(

4)4。4通过在盲肠中发现粪便或体内的虫卵可作出诊断m(

4.5心脏呈暗红色,充满血块;肝脏黄褐色,胆囊黄绿色;小肠壁增厚,盲肠肿胀,盲肠壁上有几个大小不一的溃疡痕迹,盲肠末端粘膜上有密集的出血点(

4.6防治措施与蛔虫病(

5毛细血管线虫病

5.1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表明,该病是由肠道毛细血管中的多种线虫引起的寄生于鸟类消化道的毛头类。在我国很常见,严重时可导致鸡死亡(

5。雄性15-25m女性长25-60毫米。寄生在鸡的内脏和食道上。中间宿主为蚯蚓(

5.1.2雄性长8.6-10mm,雌性长10-12mm。寄生于鸡小肠,属直接型发育(

5.1.3雄鸟体长9~14mm,尾部两侧有一大而明显的伞状膜;女性的长度为14-26毫米。寄生在鸡的小肠上。中间宿主是蚯蚓(

5.2流行病学:雌性在寄生部位产卵,卵随家禽粪便排出体外,或在中间宿主体内发展为感染阶段。被小鸡吞下后n、 幼虫逃逸到寄生部位的粘膜中。临床症状:雏鸡抑郁,头下垂;食欲不振,常因吞咽、消瘦、腹泻、贫血,严重者可发生死亡(

5.4通过实验室诊断检测粪便中的虫卵或通过尸检检测寄生虫可作出诊断(

5.5病理检查显示寄生虫部位粘膜发炎增厚,粘膜表面覆盖有絮状渗出物或粘液脓性分泌物,粘膜溶解脱落甚至坏死。疾病的严重程度随寄生虫的数量而变化(

5.6防治措施

5.6.1综合防治同蛔虫病

5.6.2药物治疗:① 左旋咪唑:20-30mg/kg体重,口服一次。② 甲苯咪唑:20-30mg/kg体重,口服一次。③ 甲氧基吡啶:200mg/kg体重,10%无菌蒸馏水溶液,皮下注射(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养殖新闻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