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贫血是由鸡和雏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特点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身淋巴组织萎缩,导致免疫抑制。因此,常加重并导致其他疾病的继发感染,给养鸡业造成巨大损失。近年来鸡传染性贫血发病率很低。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作者曾经历过几例鸡传染性贫血。本文总结1例葡萄球菌病与魏氏梭菌混合感染继发感染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
发病率
石家庄市郊区2000只鸡,105日龄,部分鸡15日龄时出现黄冠黄脸,60日龄时死亡。发病初期,每天有4~5只鸡死亡。经3个月以上治疗的鸡感冒和非典型新城疫的兽医病情没有好转,但死亡率增加。日死亡率增加到20~30只。张某于2009年9月2日将10余只死鸡送到我院(
2临床症状
病鸡情绪低落,极瘦,鸡冠发黄,胡须、皮肤、面部苍白,粘膜可见苍白,生长迟缓。105磅的重量日龄鸡只有0.6公斤左右,仅相当于正常60-70日龄鸡的体重。一些死鸡的翅膀、腿或背部的皮肤在流血和溃烂。溃疡部位皮肤表面湿润,受累部位羽毛易脱落。部分病鸡排出黄糊状粪便,有未消化吸收的饲料颗粒(
3种病理改变
全身性贫血,血薄如水,凝血时间延长,部分皮肤出血,部分皮下出血,胸、腿肌肉苍白,胸腺萎缩,肝肿大,颜色发黄,或出血点,肾肿大,淡黄色。在严重的病例中,苍白的c区有出血点腿部肌肉,就像传染性法氏囊病。腿骨骨折,可见骨髓脂肪,粉红色或淡黄红色。肠粘膜脱落,肠壁变薄,肠壁有出血点,肠内有消化的饲料颗粒(
4诊断
根据发病年龄、临床症状及尸检病理改变,经诊断为鸡传染性贫血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的葡萄球菌病和魏氏梭菌(
5治疗
5.1早上,用大肠杆菌(主要成分:阿莫西林等)和维托利(主要成分是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牛磺酸、双歧因子、,等等)下午饮用水(
5.2),采用特制丁卡(其主要成分为丁胺卡那霉素可溶性粉)+维多利亚混合饮用水(
5.3维生素B12粉和优质进口鱼粉连续投喂,促进红细胞发育,治疗贫血并补充营养
以上药物连续用药6天,死亡停止,牙冠开始逐渐变红。为了巩固疗效,促进生长发育,维生素B12粉和进口鱼粉一直持续使用到生产之初(
6分析讨论
6.1一般来说,由于感染性贫血是垂直传播,故一般认为他认为这种病无法治愈。作者用维生素B12和2%~3%纯进口鱼粉治疗鸡传染性贫血,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这是因为维生素B12能促进红细胞的发育和成熟。纯进口鱼粉不仅富含维生素B12,还含有优质蛋白质。同时添加维生素B12和进口鱼粉,加速疾病的改善,增加营养,促进鸡的生长发育(
6.2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可水平和垂直传播。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垂直传播的阴影乙二醇感染性贫血病毒。受感染公鸡的精液也会引起胚胎感染。因此,养殖场应重视传染性贫血的免疫。弱病毒冻干疫苗可用于在12-16周龄的饮用水中对繁殖者进行免疫。免疫后6周左右可产生固体免疫。养殖户生产的鸡蛋可留作繁殖用,可有效防止后代发生传染性贫血(
孙贵琴、曹小珍河北省石家庄市华胜兽药服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