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呼吸道感染。该病的发病率高达80%~100%,死亡率为10%~40%,对养鸡业危害严重。目前,预防该病的主要途径是接种传染性喉气管炎减毒活疫苗。但在接种疫苗后5-7天,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采食量下降、流泪、眼睛肿胀、失明,甚至出现典型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症状,导致鸡死亡,对鸡造成一定危害。近年来,笔者认真调查了造成不良imm的原因探讨减少免疫不良反应的方法和措施,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效果(
1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免疫不良反应的原因1.1疫苗选择不当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的免疫原性与其毒力有关。目前使用的疫苗主要有减毒疫苗和基因工程白喉疫苗。重组疫苗的毒力较弱,而减毒疫苗的毒力较强。如果使用减毒疫苗进行第一次免疫或对35日龄以下的鸡进行免疫,免疫后3-5天可能发生严重的免疫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摄食量减少、抑郁、流泪、眼黄白色乳酪形成或增生、双爪抓眼,传染性喉气管炎在严重病例中的致盲或典型症状(
1.2当疫苗在鸡中传播或增殖时,其毒力将变得更强(由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免疫后需要较长时间的脱毒,疫苗对鸡的毒力容易增强,从而导致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发生。特别是与组织培养制备的疫苗相比,鸡胚制备的弱毒疫苗通过鸡p免疫方法不当在生产中,许多种鸡为了省事,使用饮用水进行免疫,使个别鸡的免疫效果不确定或出现病毒散在的现象,导致病毒株恢复强而感染。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以泄殖腔接种或鼻腔滴注接种为最佳选择,高毒力疫苗眼斑免疫易引起眼病或群体性疾病;如果疫苗剂量过大或故意增加疫苗剂量,疫苗反应过大,鸡群发病;个别在滴眼药水后鼻涕,疫苗是n鸡吸入ot后就释放,鸡常抛出疫苗,影响免疫效果。免疫工作中的漏防现象也会导致部分鸡的感染;如果与其他疫苗的间隔时间过短,容易出现抗原竞争,影响免疫效果(
1.4鸡的健康不良
如果家禽在免疫过程中出现呼吸道症状,如流产支原体病、传染性鼻炎、新城疫等疾病,易引起不良免疫反应,加重呼吸道症状;鸡的营养不良、均匀性差、抵抗力低,免疫后易引起不良免疫反应环境条件差,鸡舍通风不良,氨气和粉尘含量高,饲养密度大,气候变化快,室温高低。受强风、盗风等不利因素影响,鸡容易发生呼吸道和眼部炎症。如果此时接种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的抵抗力;加强通风,保证空气新鲜;保持合理的投料密度,改善投料环境;及时清理粪便,保持清洁净化和降低鸡舍中氨和粉尘的含量;增加营养素尤其是维生素A的含量,保证上皮细胞的完整性,提高鸡的抵抗力;注意免疫前后的天气变化,天气不好时最好不要接种,以减少免疫前应激因子(
2.2)的产生,及时观察鸡的健康状况,并服用适当的药物
)
免疫传染性喉气管炎时,注意观察鸡的健康状况,特别注意是否有呼吸道症状,如有则禁止防疫。免疫前3-5天,如添加强力霉素和恩诺沙星可减少或预防潜伏性疾病的发生
2.3毒力弱、免疫原性好、副作用小的疫苗
可作为第一次免疫,弱毒力、低免疫应答的疫苗可作为喉痘的第二代基因工程疫苗;二次免疫可选择免疫原性好、免疫持久性强的减毒疫苗,采用泄殖腔接种或鼻腔接种。第一次和第二次豁免的间隔时间应大于21天(
2.4掌握正确的免疫方法
严格按照规定使用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疫苗制造商说明书提供的方法和剂量;减毒疫苗宜采用泄殖腔接种或鼻腔滴注;为了降低免疫应答,提高免疫效果,可在疫苗中加入2倍量的白细胞介素;免疫后使用的疫苗瓶、用具要严格消毒,防止病原体传播;疫苗剂量必须准确,严禁随意扩大疫苗剂量;为了防止漏泄和防伪,特别是在滴鼻时,一定要等疫苗吸入后再放鸡,同时要注意防止个别病例免疫后的管理
支原体和鼻炎药物应在免疫后3-6天适当添加到鸡饲料中,以防止呼吸道或眼部疾病的发生;免疫前后一周内严禁接种其他疫苗;接种后加电解水预防应激反应;为了防止疫苗的传播和毒力,鸡舍应在接种后4-7天内每天消毒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