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凌源市万源店镇刘某养鸡场30只蛋鸡发病,8只死亡,死亡率为26.7%。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查,对鸡大肠杆菌病进行了综合诊断。经过全群的防治,该病得到有效控制
流行病学调查),在该养鸡场饲养了约180日龄的蛋鸡4000只。他们被喂食浓缩饲料和自制的玉米和麸皮。按程序进行了正常免疫,由于温度较低,封闭室内通风不良。从3月7日开始发病率为1%,死亡率为26.7%(26.7%)(临床症状病鸡情绪低落。缩头闭眼,多喝水,食欲不振,羽毛粗糙紊乱,呼吸困难,大便黄绿色或黄白色,腹部饱胀。除少数病鸡外,整群外观正常(
3。病理解剖
可见增厚、混浊、灰黄色,并附着黄色纤维素。肝充血肿胀,表面覆盖一层黄色不透明的纤维素厚膜,容易剥落。心包增厚浑浊,心包充满淡黄色液体。腹腔内有大量淡黄色有异味的液体。腹腔、肠道和内脏表面覆盖一层黄色凝固的大量纤维素渗出物,导致肠间粘连。输卵管粘膜发炎,出现针状出血点,输卵管变薄,管腔内有少量干酪样物质(
4.实验室检查
4.1细菌检查
无菌。取病鸡肝、脾、心血、肺、十二指肠黏膜,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在l在十二指肠粘膜涂片中发现了肝脏、脾脏和心血涂片,以及大量圆形钝头中型革兰氏阴性杆菌。肺涂片(
4.2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采集死鸡肝、脾、心组织材料,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上,37℃ 恒温培养24h,观察乳白色光滑隆起,湿润,边缘整齐的圆形菌落,直径约2-3mm。革兰氏染色及镜检可见大量中等大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末端钝圆。经综合判断,确诊为大肠杆菌病(
5.防治
5.1加强饲养管理,按时通风,用高碘消毒鸡,每日1次,连续3d(
5.2用氟苯尼考粉0.03kg/T,连续5d(
5.3用庆大霉素肌肉注射,每次300u/kg体重,每日2次,连续5d。治疗5d后,4只鸡死亡,其余恢复正常;假设9只健康鸡在2天内再发病,无鸡再发病,预防有效率为99.8%,治愈率为87%(综述
6.1对该养鸡场的疫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鸡大肠杆菌病,通过合理用药,有效控制了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使该病易于控制(
6.2大肠杆菌是鸡体内外常见的细菌。当应激因素引起鸡的抗病能力下降时,可引起鸡的感染和疾病。因此,加强饲养管理,按计划免疫,定期消毒,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不良影响。可控制或减少大肠杆菌病的发生。药物预防或使用大肠杆菌。大肠杆菌疫苗也能预防大肠杆菌的发生。大肠杆菌病。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