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禽常见消化道寄生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禽常见消化道寄生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编辑:养殖网 浏览: 389次

家禽常见的消化道寄生虫包括绦虫和蛔虫,严重影响家禽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笼养鸡和放养鸡都易受感染,尤其是放养鸡(

1.1绦虫病的病原和生活史

绦虫病是由绦虫寄生于鸟类小肠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绦虫病是雌雄同体。绦虫病呈乳白色,扁平,节段性,前节小,后节宽。绦虫种类繁多,如牛带绦虫、脊带绦虫、股四头绦虫、棘茎绦虫等。牛带绦虫体长0.5~34cm。牛带绦虫的生命周期非常复杂,往往需要一个或两个中间宿主(蚂蚁、甲虫、家蝇和一些软体动物)的参与。成虫寄生于鸟类消化道内,2-3周后成熟,随粪便排出。孕卵段被中间宿主吞食后,卵在中间宿主肠道内孵化,发育成囊虫病样;鸟类吞食含囊尾蚴的中间宿主后,经过2~3周由囊尾蚴发展为成熟绦虫(

1.2流行特征

该病可发生于各种禽类的各个年龄阶段,尤其是在不卫生的环境和离地范围内e家禽和孔雀(

1.3临床症状

① 病鸡粪便中有许多白色、大米粒、长方形的绦虫节段,成熟的妊娠节段中有许多卵子。② 病禽生长发育不良、消瘦、情绪低落、食欲不振、不愿活动、站立不动、羽毛松散。③ 病程长可出现贫血,面部、鸡冠花、肉及结膜苍白或淡黄色。④ 白色水样痢疾,有时与血痢疾混合。⑤ 当绦虫的代谢产物引起中毒时,病禽情绪低落虚弱,常因身体衰竭或其他感染而死亡

1.4病理改变

① 在距地面约10厘米处可以发现蠕虫十二指肠的下降部分到空肠。当蠕虫数量较大时,形成肠梗阻。死鸡的绦虫进入回肠和直肠,身体被压缩,呈现扁平的面条条。② 肠黏膜肥大,肠腔内有大量恶臭粘液,肠黏膜出血,味觉不良,溃疡。③ 猪带绦虫头节侵入肠粘膜时,病程较长的病鸡肠壁突出,呈灰黄色,大小如芝麻。结核中央凹陷,含有黄棕色凝块(

1.5防治措施

① 吡喹酮:10-20mg/(kg·BW),1次o涨跌互现(

② 槟榔:1-1.5g/(kg·BW),口服混合一次。或加水煎煮,与饮用水混合口服。③ 蛋氨酸:50-60mg/(kg·BW),一次混合(

2.蛔虫病

2.1病原体

蛔虫病是由寄生在家禽小肠内的蛔虫引起的。鸡蛔虫呈淡黄色,形似豆芽茎,故名线虫。体长2.6-11厘米。卵子呈椭圆形,随粪便排出。它发育成感染性卵。当鸡进入消化道,它就会被感染(

2.2临床症状

① 病禽抑郁、食欲不振、营养不良、进行性消瘦、花冠和结膜苍白、羽毛疏松、啄食羽毛或异物,生长迟缓或停滞,腹泻和便秘交替。稀薄的粪便中经常混入血液,最后他们死于失败。② 成年鸡症状不明显。少数严重感染鸡,消瘦、贫血、白痢、产蛋量下降、死亡率增高(

2.3病理改变

① 严重感染时,大量成人聚集、缠绕、堵塞肠腔,甚至引起肠破裂、腹膜炎,腹腔内积聚大量浑浊液体。当肠腔内蛔虫数量过大时,可进入胃和口腔。② 幼虫进入肠粘膜后,会破坏肠粘膜和绒毛,引起出血和炎症,容易导致继发感染。肠壁常见颗粒状脓性病灶和结节,肠壁粗糙,有出血点。③ 成年鸡一般不出现症状,但较严重的是腹泻、产蛋量下降和贫血(

2.4防治措施

① 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清洁卫生工作:成鸟和幼鸟应分开饲养,可笼养或上网的不得分开饲养。放养家禽,以保持现场干燥和清洁,热度ce与粪便接触,并注重粪便的积累和发酵,以杀灭虫卵。② 定期驱虫:分别于60日龄和120日龄进行一次驱虫。在有蛔虫史的家禽养殖场,每年2次,2个月龄,初冬;成鸟每年秋季驱虫一次,散养鸡每月驱虫一次。③ 药物治疗:使用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能排出体内外寄生虫,剂量按说明书,一般不减卵。下午最好安排一段时间拌料,次日上午排便,积攒发酵杀灭鸡蛋。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养殖新闻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