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鸡蛋产量下降的因素很多,如疾病、营养、光照、温度、空气、水质、体重均匀性和环境胁迫等。传染病是最大的隐患,如鸡蛋下降综合征(EDS-76)、传染性支气管炎(IB)、非典型新城疫(nd)、肿头综合征(SHS)、禽流感(AI)、禽脑脊髓炎(AE)、鸡痘、败血性支原体(mg)、传染性鼻炎(IC)、禽霍乱(FC)等。其主要症状及危害总结如下:
1.产蛋下降综合征(EDS-76)
1.流行特征
主要影响商品蛋鸡和养殖户,导致产蛋量和蛋品质严重下降ty(
2和病原菌
均为EDS-76病毒,主要侵染蛋鸡。其余日龄鸡无明显临床症状。该病毒常在鸡性成熟前潜伏在鸡体内,感染鸡无临床症状,且很难找到抗体。病毒在分娩初期被激活并在生殖系统中繁殖。病毒可以通过卵子垂直传播,并通过喉咙和粪便排出。受感染的胚胎是最危险的感染源。鸭和鹅是自然宿主,但只有蛋鸡被感染,褐壳蛋鸡最易感病
3,症状和病变
主要发生在蛋鸡身上在26-43周龄时复发。刚进入产蛋期的雏鸡在感染后2~4周内不能达到产蛋高峰期。成年蛋鸡感染后,产蛋量突然下降,一般为20%~50%,4~10周后逐渐恢复,但仍达不到正常水平。产蛋曲线呈典型的“双峰型”。此外,还有薄壳蛋、软壳蛋、无壳蛋、厚壳蛋和畸形蛋较多。异常卵黄周围的蛋清粘稠浑浊,其余透明如水。受精率正常,但孵化率明显下降。死胚率高达10%~12%。有卡塔峡部及子宫鼠李炎(
4,防治
无特效治疗,只能通过免疫(
疫苗预防。安全区,接种前2-5周;疫区手术前2~4周接种单价疫苗;重症流行区用单价疫苗(
2、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
1、流行特征
传染性支气管炎(IB)1,每6周和2-4周免疫一次,通常在鸡群中发病率高,雏鸡死亡率高,产蛋鸡死亡率低,但产蛋量和蛋品质显著下降。病原体
2及其途径原
是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IBV有20多个血清型和更多的变异株。某些血清型可产生交叉免疫。鸡是唯一的天然宿主,各个年龄段的鸡都有易感性,鸡特别严重,其他家禽不会被感染。感病鸡与病鸡接触后48小时内出现症状,5-8天内全组暴发(
3,症状与病变
(1),支气管炎
鼻漏、咳嗽、气管罗音。产蛋鸡产蛋量下降10%~50%。鸡蛋品质变差,软壳蛋、畸形蛋、粗壳蛋数量增加,蛋白质变薄变粗水样的。病鸡呼吸道内可见浆液、粘液或干酪样渗出物,下支气管段形成干酪样栓塞。蛋鸡腹腔内有液体卵黄物质,输卵管和卵巢发育不良(
(2),肾病型
除呼吸道症状外,主要引起肾炎和肠炎。严重腹泻和白水便是常见的。4~8周龄雏鸡死亡率可达30%~40%。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病变特点为肾脏肿大,颜色苍白,输尿管、直肠和泄殖腔有白色尿酸盐沉积。肺和支气管充血和出血(
(3)和4)/91例
抑郁、闭眼、嗜睡、腹泻、鸡冠紫绀、眼睑及下颚肿胀,有时有典型的呼吸道症状。症状出现后,产蛋鸡产蛋量迅速下降,下降率达30%。3~4周后,产蛋量逐渐增加,但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它还可能导致肉鸡和6周龄以上的鸡死亡。尸检显示,病鸡情况良好,胸深部肌肉组织苍白、胶状水肿,组织广泛充血(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药物
4和
,只能通过免疫控制。Ibh120和ibh52可根据需要选择结果表明,两种疫苗(蛋鸡非典型新城疫(nd)
的流行情况无显著差异,蛋鸡非典型新城疫已给养鸡业造成一定损失
1,病因
(1),养鸡场被野毒药污染(
(2)(
(3)(
(4)管理不当,如使用新城疫疫苗滴鼻液、滴眼液、饮用水或免疫接种,立即用鸡进行消毒(
2,特征
(1),180~350日龄(
(2)雏鸡采食量下降20%~30%,部分雏鸡拉绿肥,部分雏鸡出现呼吸系统症状,产蛋率下降g率下降5%~30%,异常蛋、软壳蛋、白壳蛋增多(
(3)只有对几只病鸡进行尸检,才能发现一些常见的新城疫病理改变,如喉部粘液、喉、气管、盲肠扁桃体、泄殖腔粘膜出血等,毛囊软化,落入腹腔形成腹膜炎(
3,对照组
(1),肌注新城疫灭活疫苗,鼻腔滴注IV株疫苗,或肌肉注射四剂新城疫疫苗
(2)消灭病鸡
(3),使用50只× 恩诺沙星饮用水继发感染的防治增加饲料中维生素的含量,建立科学的预防免疫规划,产蛋期每10周对蛋鸡进行一次鸡新城疫IV疫苗免疫?鸡肿头综合征(hecken blough head syndrome,SHS)是一种以明显的皮下水肿、扭颈、弓形和共济失调为特征的新疾病。南非于20世纪80年代初报告了第一例病例,目前涉及世界大多数国家(
1),病原体
是TRT/SHS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的肺病毒属,是最早感染家禽的肺病毒。一般认为鸡的swollen-head综合征是由TRT/SHS病毒感染和E。大肠杆菌感染同样作用的结果。没有E。大肠杆菌,不可能产生本病的典型病变(
2和症状
SHS主要发生在鸡(包括肉鸡饲养者、肉鸡和蛋鸡)身上,火鸡也可感染。肉鸡的感病年龄为4~7周,而肉鸡种鸡和蛋鸡的感病年龄在各年龄段均有发生。该病主要通过水平接触传播,传播速度慢。病程2~3周,发病率1%~90%,死亡率2%~20%,减卵幅度一般小于10%。临床表现肉鸡头部皮下水肿,先打喷嚏、咳嗽,24小时后结膜潮红,头部皮下水肿并延伸至下垂和下颌骨组织,部分胡须发绀,严重者塌陷死亡。商品蛋鸡和肉鸡饲养者的症状为头部肿胀、极度抑郁、反复摇头、扭颈、角反射、脑定向障碍性共济失调。产蛋鸡的产蛋率和受精率下降(
3。病变
包括鼻甲和气管粘膜出血、鸡冠、面、喉水肿或干酪样物质。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囊炎、心包炎、肝周炎症和p腹膜炎。卵黄性腹膜炎多见(
4,防治
1,综合防治措施,疫区可预防注射鸡浮头综合征灭活疫苗(如有疫情,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细菌性疾病的继发感染,减少死亡和损失(
五?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传染病。1878年在意大利首次报道,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全球流行
1和致病性
禽流感病毒分为a、B和C三种血清型,至今仍未根除。A型,可感染家禽,人类n、 马、猪等。B型和C型主要感染人类。目前已发现甲型流感病毒16株ha(h1-h16)和10株Na(n1-n10)。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联合或独立变异可产生不同亚型的甲型流感病毒
2的潜伏期、症状和病变
与病毒的毒力、感染强度、传播途径和鸟类种类有关。目前,有多种疾病,如无症状感染,呼吸道症状轻微,产蛋量下降,腹泻和急性高死亡率。一般来说,没有特征性的症状,如高温、抑郁、食物摄入减少、消瘦等d降低蛋鸡产蛋量。呼吸系统症状各不相同,如咳嗽、呼吸道罗音,甚至难以听到奇怪的声音。病禽流泪,羽毛松散紊乱,面部水肿,发绀,肉须、冠变硬,有神经症状和痢疾。这些症状可能单独出现或合并出现。低死亡率和低产卵量是该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新特点,目前是否使用疫苗预防存在争议(
(2)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或治疗方法(为了降低鸡的早期病死率,可以做以下工作:(1)疫苗预防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和利巴韦林,对感染后1-3天有良好的保护作用(B)为防止并发感染,可使用氟沙星类抗生素(C)及时清理死鸡,并加强对鸡的消毒(
VI.其他传染病
禽脑脊髓炎(AE)。成年鸡无隐性感染症状,但产蛋鸡减蛋5%-20%,且蛋常携带病毒(当痘、Mg、IC、FC发病严重时,产蛋量明显减少或停止(
产蛋鸡下蛋时,应认真调查、研究和观察,正确判断病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改进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