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首页 - 养殖资讯 - 养殖新闻 - 常见禽病的诊断与防治

常见禽病的诊断与防治

编辑:养殖网 浏览: 285次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可发生在不同年龄的鸡中;成年鸡以慢性或隐性感染为特征,主要损害生殖系统(

(1)病原菌

为兼性厌氧菌,革兰氏阴性,不能移动,无荚膜,不形成孢子。本病的病原体是肠杆菌科的白痢沙门氏菌,革兰氏阴性。病鸡内脏中有细菌,主要分布在肝、肺、卵黄囊、睾丸和心血中。在自然条件下,病原菌在干布上能在室温下存活7年8个月,在土壤中存活14个月,在鸡体内存活2年室内,栖息10-105天,温度为-3时,栖息62天℃ - 8℃ 湿度为65%-75%。细菌的耐热性不强。煮沸5分钟可以杀死被污染的鸡蛋,煮沸70分钟也可以杀死被污染的鸡蛋℃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鸡是该病的自然宿主,火鸡也是该病的另一重要宿主。火鸡通过接触病鸡而受到感染,然后在鸡群中传播。对鸡肉适应性强,对火鸡适应性差。除了鸡和火鸡,鸭子、珍珠鸡、雉鸡、鹌鹑、金丝雀、小鹅和白鹭有时也会感染。在这种疾病的流行病学中野生鸟类的作用非常有限。一些哺乳动物也曾感染过该病,人们偶尔也会感染该病(虽然

鸡对该病的易感性最高,但不同品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轻型鸡,特别是来航鸡的易感性低于重型鸡(

。感染鸡的排泄物是该病的传播媒介,可传播给同一组的未感染鸡,也可从一个养鸡单位传播到另一个养鸡单位。感染鸡的卵巢和肠道含有大量细菌,这些细菌随排泄物排出,污染周围环境。喂完之后,喝点东西水和器具被污染,同一批鸡吃这种排泄物,这是疾病的传播这是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吃痢疾鸡的蛋壳常引起疾病。由于受感染的鸡长期携带细菌,并产生受感染的受精卵,这种疾病不仅可以传染给后代,而且这些受感染的鸡蛋中含有大量细菌,这也是有啄蛋或食蛋习惯的鸡的重要感染源。受感染的卵会污染孵化器和孵化场。受感染的母鸡所产的蛋在孵化期间通过蛋壳和羽毛传播。在孵化器里,伊芙n如果只有少数感染鸡,病原体可迅速传播到大多数雏鸡。这种病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所以啄肉也是一种传播方式(

苍蝇污染细菌后,如果接触饲料,然后用饲料喂雏鸡,或者苍蝇被雏鸡吃掉,就可以引起疾病(

这种病也可以通过交配传播,破喙和性别歧视,以及受污染的免疫设备也会使疾病广泛传播(

饲养和管理条件差,如育雏群体拥挤、环境不卫生、育雏室温度过高或过低、通风不良、缺乏饲料或营养不良质量差、运输条件差或其他传染病同时发生,是诱发该病和增加死亡率的因素(

(III)临床症状(

由于感染对象不同,白痢病菌在孵化后期或孵化期的临床表现也不同(

(1),可见死胚和死弱胚。感染胚胎的雏鸡在孵化后通常表现为虚弱、嗜睡、腹部增大、食欲减退,多数在1~2天后死亡(

(2)白痢雏鸡在5~7日龄开始发病。病雏鸡情绪低落,颈缩,闭眼,困倦,羽毛紊乱,食欲减退或不进食,害怕死亡寒冷,喜欢扎堆,作物膨大,充满液体。突出表现为痢疾,排泄出白色稀浆状粪便,并附着在肛门周围的羽毛上。排便次数多,使肛门常被粘闭,影响排便,病幼排便时感到疼痛而产生尖叫。一些生病的小鸡呼吸困难,伸脖子和嘴巴。有的可见关节肿胀、行走不便、跛行,有的则失明。鸡白痢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受环境因素和污染严重程度的影响,从低到80%到90%不等。2 3、4周龄后,虽有疾病,但很少死亡,表现为拉白大便,生长迟缓打开。恢复期鸡可成为终生携带者(

(3)雏鸡痢疾多见于40~80日龄鸡。此病突然发生,整个鸡群的食欲精神尚可。鸡群中精神病、食欲不振、腹泻的鸡常突然死亡,死亡未见高峰。如果鸡群密度过大、环境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粗放、气候突变、饲料突变或品质低下等都会加剧疾病的发生和死亡。病程长,可延迟20-30天。死亡率为10%-20%

(4)成人pul鸡白痢成虫主要由鸡白痢带菌转化而来,表现为慢性或隐性感染,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雏鸡感染率大时,产蛋量受影响显著,产蛋高峰期不高,维持时间短,种蛋孵化率和孵化率下降。有些鸡的牙冠萎缩。在一些鸡中,在分娩开始时,皇冠仍然发育良好。后来,牙冠逐渐变小,发绀。病鸡有时出现腹泻(

(4)病理改变

(1)胚胎感染胚胎感染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肝脏肿大充血,有时正常的黄肝伴有条纹状出血。胆囊扩张,充满胆汁。蛋黄吸收不良,内容物略有变化(

(2)雏鸡白痢死亡,雏鸡败血症。小鸡又小又瘦,羽毛又脏。肛门周围的粪便被污染,脱水,眼睛凹陷,脚趾干燥。卵黄未被完全吸收,卵黄囊内容物呈淡黄色,呈奶油状或干酪状粘稠物质;心包增厚,常见灰白坏死点或结节;肝脏肿胀,点状出血或灰针样局灶性坏死;胆囊被切除了胆汁过多,充满胆汁;脾脏肿大脆弱;肺内可见坏死或灰色结节;肾充血或贫血,输尿管明显增大,有时肾小管内尿酸盐沉积。肠道卡他性炎症,特别是盲肠常可出现干酪样栓塞(

(3)雏鸡白痢雏鸡白痢的突出病变是正常肝肿胀的数倍,整个腹腔常被肝脏所覆盖,肝质十分脆弱,并可在包膜上见到斑驳或致密的小红色或白色斑点,腹腔内充满血或血块,脾肿大,心包扩张,心包黄色不透明。有一个叫y的心肌坏死灶变黄,心脏严重变形、圆整。整个心脏几乎被坏死组织所取代。肠道呈卡他性炎症,肌胃坏死多见(

(4)成人白痢的主要病理改变在生殖系统,包括卵巢和卵泡的变形、变色和变性,卵巢发育不全或发育不全,输卵管小,梨形、三角形和不规则形鸡蛋,颜色异常的有灰色、黄灰色、黄绿和灰黑色鸡蛋,卵囊或卵黄囊内容物变性,有的薄如水,有的像米汤,有的更黏成脂肪状或干酪状。有p卵泡或卵黄囊的病理改变常可从卵巢脱落,成为阻塞输卵管的干硬块,部分卵黄腹膜炎引起卵子破裂,肠卡他性症状(诊断

根据不同年龄鸡的临床症状和病理特点,可对本病进行初步诊断,分离鉴定病原菌作进一步诊断

(VI)治疗

1。抗生素

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和磺胺二甲基嘧啶是磺胺类药物的首选药物。可用于不超过0.5%的饲料和0.1%-0.2%的饮用水。连续用药5天后,停药连续使用3天,然后继续使用2-3次。呋喃唑酮是呋喃类药物的首选。饲料中添加0.01%-0.04%呋喃唑酮1周,或饮用0.02%-0.03%的水1周,停用呋喃唑酮3-5天。对白痢病菌

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他抗生素如氯霉素、氯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诺氟沙星等敏感。一般给予0.1%氯霉素合剂、0.01%-0.02%诺氟沙星合剂5-6天或庆大霉素注射液饮用。每天下午给鸡1000~1500单位,连续4天,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污染严重的种鸡,可采用人工饲养的方法进行处理h氯霉素合剂两个疗程间隔一周,可显著降低鸡的阳性率(

,不允许长期用药,也不允许增加用药剂量达到防治的目的。要考虑到有效药物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交替、轮换使用,药物用量要合理,防治要有一定的疗程(近年来的微生物制剂

),微生物制剂在防治畜禽腹泻方面有很好的效果,这些制剂安全、无毒、无副作用,细菌不产生药物抗药性强、价格低廉等,常用的有益生菌、痢疾、乳酸菌等,在使用这些药物的同时及前后4-5天应禁用抗菌药物。比如每只鸡每次摄入5000万个细菌,每天一次,连续3天,效果非常好。剂型为片剂,每片0.5克,含2亿细菌;胶囊剂,每粒0.25克,含1亿细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微生物制剂的效果相当于或优于药物预防水平(中草药

1。将白头翁、白术和茯苓制成细粉。每只雏鸡0.1-0.3克/天,中间鸡为0.3-0.5g/天。它们与饲料混合喂养10天。疗效很好。病雏鸡的病情在3~5天内得到控制和治愈(

② 黄连、黄芩、苦参、金银花、白头翁、陈皮等细碎、拌匀,每日0.3g/只,防治鸡白痢效果优于抗生素(

③ 蒲公英和甘草粉碎后,按10:3的比例混合,按2%的比例加入雏鸡饲料中,孵化后饲喂3周。对雏鸡白痢的防治效果显著,尤其是对服用药物的雏鸡抗药性(

4.白头翁、蒲公英、葛根、乌梅各40g,黄芩、金银花、黄柏、甘草各30g,捣碎混匀,加1.5%于雏鸡日粮中,防治白痢效果好(

5.将白头翁、苦参、龙胆等药材粉碎混匀,按饲料量的3%或5%添加,孵化后第2天开始添加。防治鸡白痢的效果与公厕相似

(7)防治

(1)加强育雏管理,保持育雏室清洁干燥,保持温度稳定经常站立、种草、换草,不过度拥挤,适当喂养,防止鸡粪斑点习性的发生,饲养槽和饮水容器要防止鸡粪污染(

(2)注意日常消毒,鸡舍及所有用具要经常清洗消毒,做好养鸡场的环境卫生工作。孵化器在使用前应使用甲醛气雾剂消毒,育雏室和所有育雏用具应经常消毒,孵化卵在孵化前应使用甲醛气雾剂消毒(

(3)定期检疫措施和bre定期检疫饲养鸡是消除鸡白痢携带者、净化鸡白痢的最有效措施。采用全血玻片凝集试验的方法,一般育种者每年检疫2~3次,第一次可在40~70日龄之间,连续检疫1~2次,间隔10~15日;第二次应在全面开放和淘汰阳性鸡后进行,以达到净化养鸡场的目的(

(4)对于新购鸡,应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预防,这有助于控制疾病(

(5)隔离,阻断和治疗应该是正确的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和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鸡群,鸭子、鹅、火鸡和其他鸟类。本病常表现为败血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且有慢性进展。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

)是一种革兰氏阴性、不动产芽孢的细菌。不耐理化因素,易被一般消毒剂杀死ts、阳光和干燥(各种家禽(如鸡、鸭、鹅、火鸡)和各种野生鸟类(如麻雀、啄木鸟等)都可能感染该病,这在中、成年鸟类中很常见。在鸡中,繁殖和成年产蛋母鸡更为常见。鸡的营养良好,高产鸡容易发育(

感染鸡、疗养鸡或健康鸡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特别是鸡群中留下的慢性感染鸡,往往是新鸡群疾病复发或暴发的传染源(

病禽粪便和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细菌,这些细菌能对鸡群的健康产生影响饲料、饮用水、用具和场地。一般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皮肤、粘膜等损伤引起的吸血昆虫和昆虫感染(

本病的发生一般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多发于冷热交替期,剧烈的气候变化,闷热、潮湿和多雨,经常是地方病。禽类管理不善、鸡舍潮湿多雨、通风不畅,可促进该病的发生和流行。该病在多发病地区的流行缓慢(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2-9天)。根据d的程度疾病可分为三型: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

(1)最急性型多发生在发病初期,尤其是成年蛋鸡。病鸡常无明显症状,突然倒地,翅膀扑动几下死亡(

(2)急性型是流行过程中最常见的。病鸡体温升至43~44度,少食或无食,蓬松、困倦、缩颈、闭眼、翅膀下垂、呼吸急促,鼻口粘液夹杂泡沫,常出现严重腹泻,软软便灰白,继而变成脏绿色或红色液体。梳子和肉须是黑色和紫色的。过程本病发病时间为1-3天(

(3)慢性型多见于流行后期或多发病地区,伴有慢性肺炎、慢性呼吸道炎症和慢性胃肠炎。有些病鸡的一侧或两侧胡须明显肿胀。一些病鸡由于细菌侵入关节,导致脚关节和翅膀关节肿胀化脓,导致翅膀跛行下垂。有些病鸡有结肠炎或鼻窦、鼻粘液和咽喉分泌物肿胀。病程1个月以上,病死率50%~80%。鸭巴氏杆菌病的特点是抑郁、尾翼下垂、打瞌睡、食欲不振、口渴加重、粘液增多从鼻子和嘴流出,呼吸困难和张口。病鸭常常摇头,常常想把积聚在喉咙里的粘液吐出来,这叫“摇头瘟疫”。病鸭腹泻严重,排出绿色或白色稀粪,有时混血,有臭味。50日龄以下雏鸭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跗关节、腕关节和肩关节发热肿胀,双脚瘫痪,站立和活动困难。病鸭常在1-3天内死亡(

(4)病理改变(

(1)最急型为最重型急性型死亡迅速,尸检未见明显病理改变(

(2)9月)急性期以冰血症为主,以十二指肠出血最为严重。发生严重急性卡他性肠炎或出血性肠炎,肠道内容物含血。肝脏肿大,颜色苍白,质地稍硬,表面散在针状黄色或灰白色坏死。脾脏稍肿大,柔软。心下或浆膜下出血是常见的。心包积液,偶有纤维素凝块。肺部充血,表面有出血点,有时还有肺炎。蛋鸡卵巢常出现成熟卵泡疏松,表面血管模糊不清(

(3)慢性型因病原体侵入的器官而异。一些其中鼻腔和上呼吸道有积液,关节和腱鞘有混浊或干酪样渗出物。母鸡卵巢常有明显变化。鸡蛋形状不规则,质地柔软。有时可以看到浅绿色的蛋。卵巢周围有一种坚硬的黄色干酪状物质,有时粘在内脏表面(

鸭主要为败血症,肝脏稍肿大,黄褐色,质地易碎,表面密布大针尖,大灰黄色坏死点,胆囊肿胀,充满绿色油状液体,出血点和角膜下浅表溃疡,出血点在心外膜,明显心包积液,淡黄色,透明,混有纤维素。雏鸭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常见关节面粗糙,关节囊壁增厚,关节腔内含有暗红色浑浊粘稠液体,或含有干酪样物质,肝脏一般有脂肪变性或坏死(

(V)根据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临床及病理特点,本病可初步诊断,进一步诊断需细菌学检查(

急性禽霍乱在临床上应与新城疫相鉴别。后者只感染鸡,病程长,作物有积水,而且经常感染“咯咯”的声音。肠粘膜有枣状纤维素出血坏死灶,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明显出血带,肝脏无坏死点;抗生素治疗无效等,可以区分。应注意急性鸭霍乱与鸭瘟的区别。后者只感染眼睛流泪和头颈部肿胀的鸭;尸检显示头颈部皮下有凝胶状液体浸润,口、咽、食管、泄殖腔有黄色假膜,可见肝坏死不规则,肠道有1~4个环状出血区,磺胺类药物及抗生素治疗无效磺胺类药物、青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喹乙醇等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每公斤体重肌注青霉素10000单位,每日2~3次;2%红霉素溶液,0.1%大观霉素溶液,0.2~0.3g/kg喹乙醇,1周;氯霉素肌肉注射20mg,每日2~3次,连用数天。在饲料中按0.5%~1%的比例添加土霉素或磺胺二甲嘧啶3~4d(

(2)牛马制备的鸡霍乱抗血清也可用于该病的紧急预防或治疗,效果良好功效(

(3)中药

① 穿心莲、板蓝根、蒲公英、墨旱莲、苍术,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加入适量淀粉,压片,每片含生药0.45g,鸡肉3-4片,每日3次,连用3天,禽霍乱治愈率为85.1%② 雄黄、明矾、甘草各30g,双花、连翘各15g,茵陈50g,粉碎成粉,拌入饲料,鸡鸭每次0.5g,每日2次,连续5-7天,治疗禽霍乱有效率95%以上

蒿、半枝莲、大青叶各100g,唇炎白花蛇舌草200克、藿香、当归、车前子、赤芍、甘草各50克、地黄150克,100只鸡水煎3天,分3-6次饮用或混喂,并浇少量重病药汁(

蒿,大黄、茯苓、白术、泽泻、车前子各60g,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80g,地黄、生姜、半夏、桂枝、白芥子各50g,煎煮100只鸡1天,饮用或与饲料混合三天(

(7)预防和控制

(1)加强饲养管理坚持平时自繁自养原则上,从外地引进种鸟时,应在无病的家禽养殖场购买,隔离观察一个月,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在禽霍乱流行地区应考虑接种疫苗。目前,我国使用的疫苗有两种:减毒疫苗和灭活疫苗。减毒疫苗包括731株禽霍乱减毒疫苗和g190e40株禽霍乱减毒疫苗。免疫期为3-3.5个月。灭活疫苗为氢氧化铝疫苗、油乳剂乳剂疫苗和乳剂疫苗。免疫期为3~6个月。减毒疫苗在6~8周龄时开始免疫,10~12周龄时再次免疫。灭活疫苗在10~12周龄时接种,16~18周龄时强化。免疫方法包括气雾剂、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

。所有的尸体都被焚烧或深埋。病鸟被隔离治疗。禽舍、家禽场和家禽用具必须彻底消毒。大量人群通过饲料或饮用水服用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一般来说,流行性出血热的发展禽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各种疾病的总称,包括大肠杆菌肉芽肿、腹膜炎、输卵管炎、脐炎、滑膜炎、气囊炎、眼炎等,卵黄腹膜炎和其他疾病(病原体

E。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不形成孢子,有鞭毛,有些菌株能形成荚膜。在普通培养基中生长良好,菌落不透明、光滑、有光泽。有些菌落是粘性的。部分菌株在血琼脂上有溶血现象(

,与家禽有关的大肠杆菌最常见的致病血清型为o型,如O1、O2、o35、O78等等。奥141∶ k85、O7级∶ K1和其他血清型通常在鹅卵黄腹膜炎中分离出来,这些血清型对其他动物没有致病性(在各种鸟类中,鸡、鸭、鹅和火鸡更易受感染)。不同年龄的鸡都可能被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因各种因素而异。E。大肠杆菌常见于饲料、饮用水、鸡体表、孵化器、孵化器等。种蛋表面死胚、卵内死胚、孵化期死胚和卵内分离率较高(

该病可发生在雏鸡、生长期和成蛋鸡。雏鸡感染急性败血症,而大鸡主要感染亚急性或慢性感染是的。如果与其他病原体或应激因素混合,感染更为严重。在雏鸡和成年鸡中,大肠杆菌病常与其他疾病有关,如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慢性呼吸道疾病、传染性鼻炎、输卵管炎或眼炎(

。该病主要通过鸡蛋、空气中的灰尘、污染的饲料和饮用水传播。可全年发生,多发于雨季、闷热潮湿季节(禽大肠杆菌病潜伏期数小时至3天)。临床症状无特征性,但与发病年龄、病程、组织器官损伤程度及是否复张密切相关与其它疾病共同感染(

(1)胚胎的早期死亡和幼雏被感染卵孵化,使鸡胚在孵化前死亡。如果被感染的鸡胚没有死亡,大多数被感染的雏鸡在孵化后会出现大肚腩和脐炎,俗称“大肚脐”。病鸡情绪低落,少食或不食,腹部大,脐孔及其周围皮肤发红水肿,一周内大部分死亡或消失。有的出现痢疾,排出土样粪便,1-2天内死亡(

。脐炎的病理改变为卵黄未被吸收或吸收不良,卵囊充血出血,卵囊内卵黄液s厚或薄,多呈黄绿色,肠道呈卡他性炎症。肝脏肿大,有时可见散在的淡黄色坏死,肝包膜稍增厚(

(2)气囊炎症常由大肠杆菌和鸡毒支原体等呼吸道疾病引起。常表现为呼吸音明显、咳嗽、呼吸困难伴声音异常、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病死率20%~30%。部分病鸡若有严重心包炎(

可猝死,病理改变为胸腹壁增厚、灰黄色,囊内有不同数量的囊肿脓毒症是鸡和鸭最常见的疾病。大多数鸡都是3-7周大。死亡率一般为1%-7%,合并感染时可高达20%。大多数3周龄以下的鸡都有急性病程。病鸡被隔离或堆放起来。他们的羽毛松散无序。他们的肛门被粪便弄脏了。他们排出黄色和白色的粪便。病程1~3d。一般来说,4周龄以上的鸡病程较长,少数鸡病程最急。病鸡常有呼吸道症状,鼻腔分泌物增多,有“咕咕咕咕”或ope的声音n口腔呼吸、结膜发炎、深紫色牙冠、黄白色或黄绿色粪便、食欲不振或排泄物。鸭子E。大肠杆菌败血症主要发生在2-6周龄的雏鸭。病鸭无精打采,食欲不振,偶尔站在一旁,缩颈困倦。粘液通常附着在他们的眼睛和鼻孔。部分病鸭排灰绿色稀便,呼吸困难,常因败血症或身体衰竭而脱水死亡(

纤维素性心包炎是本病的特征性病变。心包肥厚混浊。纤维素和干酪样渗出物混合并附着在心包表面,有时粘附在心包表面心肌;常伴有肝包膜炎症、肝肿大、包膜肥厚、混浊、纤维素沉积,有时可见肝内大小不等的坏死斑。脾脏充血肿胀,可见小坏死点。雏鸡发生肺炎(

(4)鹅卵黄腹膜炎,又称鹅卵鼠疫,在早春产卵旺季极易发生,死亡率为7.3%~47%。病鹅一般表现为精神抑郁,停止进食,停止产卵,如腹腔内卵黄破裂,常见肛羽含蛋白质或卵黄样物质,排泄物中含有蛋白质样粘性和白色或黄色凝块(

卵黄周鸡扁桃体炎,蛋黄液广泛分布于腹腔内的肠道表面,大量纤维素样物质粘附在缓慢死亡的鸡腹腔内的肠道和肠系膜上,肉芽肿肉芽肿肉芽肿在火鸡中很常见。通常发生在雌鸟产蛋期结束时。其特点是慢性过程和临床表现消瘦。尸检主要病理改变为肝、盲肠、十二指肠、肠系膜或肺的菜花状结节。肝体积大,坏死灶大小、数量不等(

(6)心包炎心包炎无明显临床表现54001肠炎是禽大肠杆菌病的一种常见病型。肠粘膜充血出血,肠内容物稀薄含粘液血,部分足瘫痪,部分病鸡后期失明(

(10)全眼球炎以前房积脓、失明为特征。大多数鸡最终死亡或被淘汰(

(4)诊断

仅凭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很难做出明确诊断。大肠杆菌病是一种由条件致病菌引起的疾病。公关原则防控是加强鸡群饲养管理,降低鸡舍饲养密度,注意鸡舍温度、湿度和通风的控制,减少空气中细菌的污染,经常对鸡舍和用具进行清洁消毒,加强对种蛋的收集,避免大肠杆菌的发生和流行。大肠杆菌,要做好贮存和整个孵化过程的卫生消毒管理,做好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预防,减少各种应激因素,避免大肠杆菌的发生和流行。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对多种细菌敏感抗生素如卡那霉素、新霉素、氯霉素、磺胺类、呋喃类等多种,但易产生耐药性。在感染早期,对新分离的E。大肠杆菌,选择敏感药物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一般情况下,雏鸡壳后喂食时饮用水中可添加0.02%~0.03%氯霉素或0.03%~0.04%庆大霉素。早期给药可控制病情,促进康复,防止新病例的发生。但在E。大肠杆菌病,如有较严重的病理改变如气囊炎、肝周炎、卵黄性腹膜炎,则常不使用抗生素

(1)黄连、黄芩、栀子、当归、赤芍、牡丹皮、木通、知母、肉桂、甘草、地榆炭按一定比例混合,粉碎成粗粉,每次1-2g,每次2次,混合饲料喂养3天;如果症状严重,每天两次,每次2-3克,连续服用3天。对鸡大肠杆菌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2)黄柏、黄连各100g,大黄50g,加水1500ml,文火煮至1000ml,服此液;剩余的残渣加入1500毫升水,然后炒至1000毫升。混合物稀释10倍,持续10分钟00只鸡。每天1剂,连续3剂基本能控制该病(

灭活E。我国已研制出大肠杆菌疫苗,包括多价氢氧化铝疫苗和鸡大肠杆菌多价油佐剂疫苗。大肠杆菌。由于大肠杆菌的血清型较多,最好的疫苗株是高靶向性或自场分离株,效果较好。种鸡在开始产蛋前接种疫苗后,整个产蛋周期大肠杆菌病明显减少,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均有提高,鸡期发病率降低(

鸡传染性鼻炎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蒜头嗜血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的特点是鼻子和鼻窦发炎,打喷嚏和面部肿胀。该病分布于世界各地,可发生在种鸡和产蛋鸡身上。副鸡嗜血杆菌(hemophilus paragallinarum,

)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双极性、运动性和丝状的细菌,因淘汰鸡数量的增加和产蛋量的明显下降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采用血琼脂培养基或巧克力琼脂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排泄物中的病原菌在自来水中只能存活4小时,22时可在生理盐水中感染℃ 培养24小时后,这种细菌在2-10分钟内死亡45-55岁℃. 鸡是副蒜嗜血杆菌的主要宿主。不同年龄的鸡均可感染副蒜嗜血杆菌,但4周龄以上的鸡更易感染副蒜嗜血杆菌。种鸡和蛋鸡是最易感病的鸡种,该病多发生在成年鸡(

中,慢性病鸡和康复鸡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该病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饲料和饮用水的消化道传播。通风不良、氨浓度高、密度大、营养水平差、气候突变等都会加重病情。混合d感染其它家禽疾病,如支原体、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可加重病程,增加死亡率。不同年龄的鸡混养常导致该病的发生

。该病多发于寒冷季节,并可在秋末和冬季流行。该病具有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等特点。临床症状潜伏期短,一般为1~3天

,发病鸡的明显症状为面部肿胀、鼻腔及副鼻窦浆液性粘液分泌、结膜炎、一侧眼眶组织肿胀、严重失明上呼吸道炎症扩散至气管和肺部时,出现ess、胡须明显水肿、呼吸困难和杂音。发病初期,成年鸡厌食,闭眼如睡,不愿行走,鼻腔积液浓。眼睑、面部有单侧或双侧水籽,鼻腔有脓性分泌物。雏鸡生长发育受阻。发病后5~6天产蛋鸡产蛋量显著下降。产蛋高峰期蛋鸡产蛋量下降幅度较大,从70%下降到20%-30%,一般下降25%左右。在疾病的早期阶段,鸡很少去死但当整个群体的精神状态得到改善,产蛋量开始上升时,鸡的死亡率增加。病程一般4~18天,死亡率约20%。当其他疾病发生时,死亡率增加(

(4)病理改变

主要病理改变为鼻腔鼻窦急性卡他性炎症,粘膜充血肿胀,表面有大量粘液和炎性渗出物。在严重的病例中,气管粘膜也会发生同样的炎症,偶有肺炎和气囊炎症。结膜充血和炎症。面部和胡须的皮下组织水肿。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病变时,干酪样物质在鼻窦、眶下窦和眼结膜囊内积聚。根据病鸡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病理特点,过量蓄积常使病鸡的眼睛明显肿胀并向外突出,严重引起巩膜穿孔、眼球萎缩和损伤、失明(

(V)诊断

,可作出初步诊断,诊断必须通过实验室试验(抗菌药物治疗

)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磺胺类药物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复方磺胺甲恶唑或磺胺类增效剂常用仅与其他磺胺类药物或2-3磺胺类药物合用。但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5天。并考虑到鸡的饲养情况,当食欲变化不明显时,可选用口服易吸收的磺胺类药物。当食物摄入量明显减少时,口服治疗效果较差,可考虑注射治疗。用链霉素(每只鸡15万~20万单位)和庆大霉素(每只鸡2000~3000单位)治疗3天,症状明显减轻(

,用药时尽早接种油乳剂灭活疫苗对控制该病的流行是有效的在疾病的早期阶段。治愈后的恢复鸡仍能排出细菌,有条件的养殖场应淘汰患有该病的恢复鸡,严禁从鸡群中挑选能产蛋的鸡,混入其他鸡群(中药方剂治疗

白芷、防风、益母草、乌梅、竹陵、诃子、泽泻各100克、辛提、桔梗、黄芩、,半夏、生姜、丁里子、甘草各80g,粉碎筛选,混匀,每只鸡用量100只,连续3天,即平均每只鸡每天4.2g,混喂9天。传染性鼻炎的治疗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鸡舍通风条件,降低环境中氨氮含量,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彻底消毒空房子,一段时间后进入新鸡群,做好鸡舍内外的兽医消毒工作防治鸡舍疫病有重要意义(

(2)我国目前使用的疫苗有a型油乳剂灭活疫苗和a型二价油乳剂灭活疫苗?C.第1次免疫在25~40日龄进行,每只鸡注射0.3ml在110~120日龄进行单胎化,每只鸡注射0.5ml,疫区鸡注射抗生素5~7d,以预防疾病的发生。是否也可以使用单价或二价氢氧化铝灭活疫苗和新城疫疫苗?鼻炎二价疫苗(

仅供参考(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栏目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养殖网     养殖项目

养殖新闻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