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的目的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提高鸡的成活率和繁殖率。然而,在实际生产中,许多农民对疫苗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不够,未能达到预期的防病效果,导致一些传染病暴发,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在利用好疫苗并使其在接种后发挥最佳的特异性保护作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疫苗的质量
目前,疫苗上有油佐剂灭活疫苗和冻干减毒疫苗市场。根据合理的免疫程序选择相应的疫苗,使用国家指定生物制药厂生产的合格疫苗。注意疫苗的采购渠道、储存、产地和有效期。冻干弱毒疫苗不能在真空条件下使用,油佐剂灭活疫苗经分层后不能再使用(
2免疫程序应合理
)
免疫规划的制定应根据当地鸡病的流行情况,首先考虑当地常见病,做到“先初级后次级”的原则,禁止接种疫苗的滥用,防止疫苗之间的免疫干扰。我区常用的免疫程序为:1日龄肉鸡接种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9日龄时用新城疫IV疫苗滴眼、滴鼻,同时颈部皮下注射;在14日龄和24日龄时饮用IBD疫苗(
,肉鸡饲养者和蛋鸡通常在1日龄时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18日龄和35日龄分别接种IBD疫苗;42日龄接种鸡痘疫苗;用油乳剂免疫120日龄小鼠传染性法氏囊病、掉卵综合征、传染性脑脊髓炎灭活疫苗;传染性喉气管炎可因地制宜地在42日龄和120日龄进行免疫(
3初次免疫应考虑母体抗体的影响
)
建议在接种前检测母源抗体,如早期接种,鸡的母源抗体水平较高,抑制或中和相应的抗原,减弱对机体的刺激强度,降低机体对抗原免疫反应的反应,使疫苗接种不能起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因此,必须重视母源抗体的作用在实际生产中制定合理的初免年龄时应考虑。当母体抗体水平较高时,疫苗接种时间宜迟不宜早(
4注意免疫途径、剂量、免疫频率和间隔时间
常用于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饮水、滴眼液和鼻喷雾剂。建议灭活疫苗可皮下注射,减毒疫苗可皮下注射或饮水注射。由于自来水消毒剂的杀菌作用,饮用水时不要用自来水进行免疫。鸡痘疫苗的接种可通过种子穿刺进行。因为有影响力在剂量均匀性方面,抗体水平往往不一致。因此,在传染病高发区宜选择注射方式
)
5接种时不乱用消毒剂和激素类药物
,不带鸡进行消毒,饮用水中添加消毒剂。接触过消毒剂的接种器具应使用消毒水(
6)清洗,接种前和接种后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接种后应保持良好的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饮用水充足。为了防止应激反应,抗应激药物(如电解多维等)或增强免疫力rs可在接种前后2天内使用。此时,可适当提高养殖室内的温度(另外,必须净化养鸡场的环境,并在接种疫苗后采取防护措施,促进机体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