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霍乱(俗称禽霍乱)是一种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老年鸟类。其特点是腹泻、呼吸困难、摇头、翅膀抽搐和猝死。当禽霍乱发生时,抗生素治疗可以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由于缺乏正确的用药指导,该病往往反复发生,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经过多年的诊治,我们门诊总结出了较好的药物防治方法。两年来,全国共开展防控46次,疫情得到较好控制翻滚。方法如下:
1.疫情
1.1流行特征
广西南宁、玉林、钦州等市县区,当地绝大多数养鸡场建在果林或山林坡上,地面圈养,饲养规模为每批1000-10000组,公司+养殖户每批养殖5000-10000组,散养稍少,常至120日龄,体重1.4公斤,去势鸡常300-500福。由于土鸡饲养周期长,平地露天饲养,商品流通快,人员往来多,在消毒防疫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下,很容易爆发禽霍乱地点。禽霍乱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冬春时节天气多变或多雨时多见。禽霍乱主要感染50日龄以上的鸡,并有低龄化趋势。病鸡经3-5天治疗后,大部分疾病能得到有效控制,但停药后第5-7天极易复发,复发时易产生耐药性(
1.2临床症状
急性型:高热、痢疾、呼吸困难,扑动翅膀抽搐,快速死亡,死亡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大多在肥鸡;慢性型:消沉,羽毛疏松,无食欲,消瘦,鼻腔积液,有时张口呼吸困难,跛行,病程稍长,肉鸡罕见病,在去势鸡中可见(
1.3尸检
口和食道饲料变化,心外膜和冠状脂肪出血在死鸡中常见。60%~70%的剖检鸡肝轻度肿胀,肝表面散在许多针状灰白色坏死或出血点,肠道特别是十二指肠轻度出血性肠炎,肠内容物含血。慢性死鸡鼻腔、鼻窦有大量粘液,关节肿胀,切口后有炎性渗出物(
2.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和尸检病理改变作出初步诊断。本实验室诊断禽霍乱的方法如下:
2.1病死鸡血涂片和肝接触片镜检,固定,革兰氏阴性染色,赖特染色后镜检,可见两极密集染色,卵形短杆菌
2.2细菌分离
无菌操作:取死鸡的心血和肝脏,接种于血琼脂平板上,37℃培养℃ 24小时。血平板上有圆形光滑湿润的灰色小菌落,边缘整齐,结肠周围无溶血是的。涂片为革兰氏阴性。细菌不能在McConkey平板上生长(
2.3生化特性测定
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生产的微生化反应管中分离菌纯培养的试验结果为:靛蓝底物(+),硫化氢(+),V-P试验(1),M.R.试验(1),明胶(1)、葡萄糖(+)、蔗糖(+)、乳糖(1)、鼠李糖(1)(
2.4动物致病性试验
将死鸡肝、脾组织磨碎,用1:5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制成乳剂。4只小鼠皮下接种0,同时,对照组2只大鼠皮下接种相同剂量的无菌生理盐水是的,同样的剂量。结果:实验组小鼠在18~48h内全部死亡,并分离出与自然病例相同的细菌。对照组小鼠全部存活(方法:将死鸡肝组织包被于血琼脂平板上,药纸均匀放置于38℃ 6-8小时;常规方法:将纯培养菌涂于血琼脂平板上,药纸均匀放置于37℃ 24小时
(2)常用药物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较高,这与用药习惯有关。常用的治疗药物有n奥氟沙星、盐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左氧氟沙星(全天饮水100mg/kg,1kg以上鸡肌肉注射25mg/kg,鸡不注射)。链霉素(5-20万单位/只·天,肌肉注射1次,连续3-4天)、丁胺卡那霉素(150mg/kg饮用水,20-40mg/kg肌肉注射1次)、阿莫西林(100mg/kg饮用水,每天)、氟苯尼考、甲砜霉素(200mg/kg饮用水,每天20-40mg/kg肌肉注射1次),大观霉素、林可霉素、庆大霉素、石君净、磺胺类药物等。根据实验结果,筛选出高度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疗效显著这是可靠的。经过多年对禽霍乱
的诊治经验,得出结论:当操作人员吃饱时,对死亡较多的鸡,用高敏感药物逐只肌肉注射(如上所述),同时按治疗量(如上所述)用高敏感药物全组连续注射3-4天,停药3-5天,预防剂量连续5-4天,治疗8天;同期,用合格的消毒剂对整个养鸡场进行了鸡粪消毒是的。每天1次,改为3天1次,连续5~7天,用同样的方法消毒5次。近两年来,我们开展了46项防治实践,可以控制禽霍乱的复发(
3.2预防
(1)药物预防:药物预防主要用于控制药物治疗后鸡的疾病复发,其他时期意义不大。消毒剂通过对露天养鸡场、鸡舍、饲养桶(罐)和饮用水进行消毒,可大大减少疾病的发生或复发。中医药在控制禽霍乱复发方面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效果并不理想治疗上常借助西药,中药的许多不方便使用也限制了其应用(
(2)免疫:禽霍乱减毒疫苗或灭活疫苗可肌肉注射。由于多杀性巴氏杆菌有多种血清型,市场上销售的疫苗对每个养鸡场的免疫效果差别很大。李金泉采集具有典型病死鸡病理改变的肝脾组织,制成组织灭活禽霍乱疫苗,经细菌和安全性检验合格后一周,肌注免疫是控制禽霍乱复发的有效方法(
4.经验与教训小结
4.1防治措施
病鸡的药物治疗和预防剂量要足够(由于有些药物使用时间长,养鸡场使用的药物比较复杂,我们推荐的剂量要增加),时间要足够。应选择敏感性高的抗生素,及时轮换用药,减少耐药性。养鸡场应定期彻底消毒。及时隔离和淘汰病残鸡,无害化处理死鸡。当出现疫情时,饲养期间应减少人员交流(
4.2疫苗的使用
存在多重性禽多杀性巴氏杆菌e血清型,血清型间交叉免疫低下。商品疫苗血清型与疫区流行病原体血清型的不一致往往导致免疫失败。另外,鸡肌肉注射疫苗的压力较大,在肉鸡养殖场中很少使用。在疫情发生时,可采用局部和局部灭活疫苗进行紧急肌内免疫,抗应激剂可喂养3天(
4.3各项工作的相关性
为临床诊断和实际用药积累经验非常重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可以治愈疾病,控制疫情在实际生产中,能以最短的时间、较低的成本快速完成生产。实验室检测为疾病控制提供了准确的科学依据。数据的分类、统计分析和归档,为疫情的发生、流行和分布提供了重要数据,为今后的疫情防控提供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