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有效的消毒效果
目前,养殖场环境消毒使用的药物有:醛类(甲醛、戊二醛)、碱类(如烧碱、生石灰)、卤素类(氯制剂包括漂白粉、消毒王、灭多威等,碘制剂包括碘三醇),过氧化物(如过氧乙酸)等季铵盐(如白独沙)。消毒前应进行物理清洗和洗涤,防止有机物(如粪便、尿液、脓液、体液等)的存在,然后喷洒药水消毒(
消毒前后无差异的消毒剂,如有残留应清除提高浓度后仍无效。在检测到有效消毒浓度后,还应考虑消毒剂的成本。经过比较和计算,得出适合现场使用的几种消毒剂,以便依次使用。这样达到了消毒效果,降低了消毒成本,延长了消毒剂在田间的使用时间(
2.按照消毒顺序
对养鸭场进行消毒时,必须走第一条干净的路(运送饲料的路,等等),然后是肮脏的道路(粪车的道路);陆续准备了养鸭场,养鸭场后来被安放;先栽,后栽。鸭舍内严禁借用或混用消毒桶(
3.消毒频率
一般情况下,每周至少对整个场地和鸭进行两次消毒;发病期间,每天对鸭进行消毒(为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养殖场必须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保护鸭的健康)。一个地区的鸭可能有多种传染病,用于预防这些传染病的疫苗(疫苗)的性质不尽相同,鸭产生的抗体抵抗病原入侵的时限(免疫期)也不尽相同微生物也是不同的。因此,某鸭群在使用各种疫苗(苗)预防不同疾病的同时,还需要根据各种疫苗(苗)的免疫特性制定疫苗接种的次数和时间,从而形成在实践中使用的免疫方案。合理的免疫规划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接种引起的应激反应。因此,种鸭应避开产蛋高峰期,雏鸭应考虑母体抗体的存在。减少鸭群接种的人力物力是提高免疫质量的关键免疫接种率。养鸭场可根据当地和当地疾病情况适时适度地引进疫苗。如在鸭肝炎高发地区或受肝炎威胁地区,要进行鸭传染性肝炎免疫(为减轻应激,可在饲料或饮用水中添加多维电解质)。在不同的季节,接种疫苗要注意必要的细节。使用油乳剂灭活疫苗时,必须先将疫苗恢复到室温,否则皮下注射的疫苗会形成不易吸收的疫苗团;夏天,气候炎热。接种疫苗时,我们应该ld首先保证充足的饮水,尽量安排在凉爽的早晨进行免疫接种。在免疫过程中,应摇动疫苗,使每只鸭获得相同数量的有效抗原免疫。接种组织弱毒疫苗时,整个免疫时间应控制在1.5小时以内,为防止疫苗长期暴露在温度过高的鸭舍中影响病毒的免疫活性,建立科学的防病体系,把好入口,大门应严格标明“防疫区,禁止参观”,并有专人看守,严禁外来车辆和人员进入重新允许进入;进入生产区必须洗手消毒,并通过消毒走廊(带消毒池和紫外线灯)进入
2.防止交叉感染
每户养殖户禁止穿越田间或岗位,防止交叉感染。保持野外环境清洁无污染,不轻视野鸟传染病的传播,严防其粪便污染饲料和运动场地;坚持对全场和鸭子定期消毒,发病期间每天消毒;做好灭鼠、灭蚊、灭蝇工作。死鸭和解剖病料必须得到无害的对待。不允许污染环境和引起人传疾病
3.疾病防治
兽医应勤于解剖死鸭,及时化验病料,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药物防治。初次给药后,兽医仍应进行随访治疗,直至疾病痊愈。根据药敏试验、临床用药、发病年龄和季节,结合生产实际,制定预防用药程序。在药物选择上,要避免使用假冒伪劣兽药进行药物筛选延缓病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四)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传染病监测方案。肉鸭场疫病的常规监测至少应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鸭瘟疫、鸭病毒性肝炎。除上述疾病外,还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其他必要的疾病进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