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兽药,生产厂家在说明书(用法用量)中都有说明用量,大多数厂家都增加了“预防用量减半”的句子,似乎是一个结论,预防用量应该减半。有什么理论依据吗?根据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药理学,药物的剂量可分为“无效剂量”、“治疗剂量”、“最大剂量”和“毒性剂量”四个等级,没有“预防剂量”。由于20世纪60年代的药理学,抗生素不允许用于预防性用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肉鸡工业的发展,预防性药物管理局已被广泛用于预防家禽疾病(
就药物剂量而言,众所周知,药物的治疗剂量是根据药物进入人体时血液中的有效杀菌(抑菌)浓度而定。如果剂量低于治疗剂量,则不能达到血液中的有效杀菌浓度,这是一个无效剂量(
预防性给药和治疗性给药的区别在于预防性给药期间体内没有临床症状,而且体内可能没有病原体或病原体,但病原体的数量达不到;在治疗过程中,机体出现了临床症状,说明机体的防御系统无法控制病原体的快速增殖而致病。但防治药物在血液中达到有效杀菌(抑制)浓度的要求是一样的,“半剂量”是一种低浓度药物,病原菌容易产生耐药性,使药物失去疗效(
理论上,“半剂量”防治禽病是毫无根据的。那么,它在实践中有效吗?笔者的实践证明,咨询调查的结果是一致的:无效(略)。自2001年以来,作者建议所有的预防性药物都应在t我区球虫病的治疗,但疗程较短。以三天为一疗程为宜。对于严重的传染病,可同时选用两种有效药物,每次3天,预防效果较好(疗程5-7天)。重症病例可同时选择两种有效的致病菌药物,每次5天,可有效控制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