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血清型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气囊炎、败血症、心包炎、心包炎、脐炎、关节炎、脑炎等,是鸡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常与其他疾病混合或并发感染,增加了死亡率。所有年龄和品种的鸡都可能被感染,但鸡是最易受感染的。该病可常年发生,尤其是冬夏季节,其发生与饲养管理水平和饲养方法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养鸡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集约化、规模化养鸡场的兴起,养鸡业出现了一些问题近年来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日趋严重,导致鸡的生长发育迟缓甚至死亡,产蛋率下降,蛋孵化率下降,肉蛋品质下降,严重威胁养鸡业的健康发展,家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3-5]。2013年12月,永春县某养鸡场2550只肉鸡发生腹泻,经尸检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大肠杆菌病。结果如下(
1发病率
2013年12月,从福建省某养鸡场购买商品肉鸡2550只,网箱饲养。ch公司艾克夫妇进入农场时精神状况良好。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新城疫疫苗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10天大的时候,鸡开始生病,个别鸡吃得很少,不动,也不动,黄绿色的粪便被排出,少数病鸡死亡。15日龄时,死鸡逐渐增多,约1/3的鸡相继发病,以腹泻为主要特征,病死率约为10%(
2临床症状
病鸡表现为精神萎靡,饮水量和食欲下降,甚至遗弃,呼吸困难,毛茸茸的羽毛,站立不稳,喜欢躺着,排出稀薄或水样的粪便,灰白、黄至黄绿色,粪便污染肛门周围,随着病情的发展,个别鸡拍打翅膀,不安地尖叫,爬不起来,眼皮肿了,有眼泪。部分鸡泄殖腔出现红肿、外翻,部分鸡泄殖腔未死于脐炎,少数鸡出现口呼吸,最后死于衰竭。部分鸡出现神经症状、惊厥和死亡,少数鸡耐受,但因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和生长迟缓(
3项变化,尸检
30只鸡重新尸检。鸡多表现为营养不良、消瘦、瘀血化脓;肝脏肿大,边缘增厚,表面附着纤维素膜,伴有出血点或坏死点;脾脏肿胀柔软,表面有白色坏死斑点;心包炎很明显。心包内有大量黄色混浊液。心又肿又软。心肌变薄。心肌表面有大小不等的肉芽肿;球囊壁浑浊增厚,有大量淡黄色液体和纤维素渗出物;肠粘膜出血,易刮除,且全肠呈紫色,部分肠与腹膜粘连,泄殖腔有白色或黄绿色粪便;涂片镜检:直接涂片死鸡的心血、肝、脾组织。革兰氏染色后,发现大量圆形、革兰氏阴性、单分散或成对的短杆菌(
4.2株。用普通琼脂、麦康基琼脂和伊红亚甲蓝琼脂分别接种死鸡胸膜、腹腔渗出液、肝脏和脾脏,37℃培养℃ 24小时。结果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圆形、半透明、凸起、光滑、湿润、灰色菌落;论麦康基媒介,圆形、光滑、微隆起、湿润、均匀的红色菌落生长;在伊红亚甲基蓝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呈深紫色,表面湿润光亮,有金属光泽。革兰氏染色镜检(
4.3药敏试验按常规纸片法进行。结果表明,该菌对氟苯尼考、环丙沙星敏感,对丁胺卡那霉素、林可霉素、呋喃妥因中度敏感,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恶唑、庆大霉素、阿莫西林、诺氟沙星、链霉素、土霉素不敏感,红霉素和四环素(
4.4结果表明分离菌株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乳糖、木糖、甘露醇和产酸产气,不分解蔗糖、尿素和肌醇,不产硫化氢,不使用柠檬酸盐和吲哚,M。r试验,V为阴性。P试验,氧化酶阴性,不能溶解明胶,根据发病率、临床症状、尸检典型病理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降低硝酸盐(
5诊断
,本病确诊为鸡大肠杆菌病
6防治措施
6.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鸡舍和环境卫生,定期对鸡舍喷洒消毒剂,适当减少污染养鸡密度大,同时要注意鸡舍的保暖,以免温度上下波动。饲料配比要合理,特别注意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素的供应,保证鸡的生长发育。为保证免疫效果,应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选用优质可靠的疫苗(
6.2改善环境,减轻应激,加强通风,降低鸡舍有害气体(主要是氨气)和粉尘的含量。通过改善饲养环境,连续口服5倍剂量的疫苗,可减轻疫苗的应激反应-6.3预防和治疗药物氟苯尼考和强力霉素分别按0.05%和0.1%的比例加入水溶液中,连续5d饮用。同时在饮用水中添加0.1%的电解质和维生素C。采取上述综合防治措施后,感染鸡只数量减少,病情逐步好转,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过4天(
7次生产经验
1),大肠杆菌已广泛存在于家禽环境中,而随着规模化养鸡场的不断发展,鸡大肠杆菌病已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危害越来越严重,特别是近年来,该病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细菌性传染病[6-7]。因此,应根据临床症状及时对症治疗,有效防治E。大肠杆菌已成为养鸡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该病的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应从饲养管理入手,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大肠杆菌易产生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在治疗中,应首先进行药敏试验,以筛选耐药菌株敏感药物,防止盲目和毫无根据地滥用抗生素。只有有针对性地应用敏感抗生素和联合用药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