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疫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与球虫病
混合感染的诊断(摘要)新乡市某养鸡场的主要疾病为食欲不振、抑郁、胱抑素分泌、黄壤至红粪。通过尸检和实验室诊断,袁某证实传染性法氏囊病与球虫病混合感染有效
)
新乡市某养鸡场饲养鸡520只,于2014年7月2日开始发病,发病鸡表现为食欲不振、情绪低落、囊蛋白堆积、流涎、拉土黄、黄白色、红黄色粪便。到7月5日,已经有312人死亡。该农场接种了新城疫疫苗(9)5月29日接种法氏囊疫苗(13日龄),7月3日接种新城疫疫苗(43日龄),采集9只病鸡和20份血清标本进行诊断(
1例病理改变
,解剖9只病鸡,发现88.9%的病鸡有肝脏肿大伴点状出血;其中肾肿大出血占77.8%,脾出血占44.4%,囊及粘膜出血占66.7%,冠状动脉脂肪点状出血占88.8%,腺胃乳头出血占55.5%,粘膜下出血占55.5%,肌胃及腺胃交界处出血占11.1%,心、肝表面有干酪样渗出物者占11.1%,占44.4%胰腺点状出血变性11.1%,胆囊增大5%,66.6%,55.5%(
2实验室诊断
2.1细菌培养
。过夜培养后,平板呈圆形,光滑,湿润,不透明,微凸,边缘整齐,无溶血性小菌落生长。革兰阳性微球菌为短链或葡萄球菌
2.2琼脂扩散试验
取8只死鸡的法氏囊8个,匀浆,反复冻融3次,离心,取上清液50ml进行琼脂扩散试验。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表明1号标准血清、2-5号、8-12号10个供试血清孔与中心标准抗原孔之间有白色沉淀线,6号PBS孔和中央标准抗原孔之间没有沉淀线(
图2显示1号和7号标准抗原孔和中央标准血清孔之间有白色沉淀线,1号标准抗原孔与2号、6号被测抗原孔之间有白色沉淀线;7号标准孔与8号抗原孔之间有白色沉淀线(10份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00%,8份血清抗体阳性率为0%)(
2.3血清学检测
血凝抑制试验对16份血清标本进行禽流感和新城疫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禽流感血清效价试验显示,16份血清样本中有2份效价为21,14份效价为0,根据农业部有关规定,禽流感抗体效价超过2(3份,含23份)才视为阳性,上述结果可忽略不计(
新城疫血清效价显示,16份供试血清中,1份24份,1份25份,2份26份,抗体效价平均为26.52(
3结果分析
实验室诊断表明鸡已接种法氏囊病疫苗13日龄鸡血清阳性率为100%,而普通法氏囊病疫苗的抗体效价低于100%,说明鸡可能感染IBDV;用新疫苗免疫9日龄雏鸡,经血清学检测抗体效价达26.52。一般来说,第一次免疫后滴度较低,但第二次和第三次免疫后有可能达到如此高的滴度,鸡可能感染新城疫病毒;尸检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出血率为55.5%~66.5%。此外,鸡排中还发现有黄色、黄红色和红黄色粪便。由于上述疾病的发生,机体的免疫功能和防御功能分别受到抑制和损伤,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导致鸡大量死亡,鸡舍卫生条件差和免疫接种失败是疫情发生的根本原因。此外,由于兽医工作人员的错误诊断,这些鸡只是简单地用一些抗生素治疗,延误了诊断和治疗时间,导致疫情进一步蔓延。法氏囊是鸡的中枢免疫器官。可逆和不可逆免疫抑制鸡患法氏囊病后,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影响各种疫苗的免疫应答,导致免疫失败,并可引起其它细菌性疾病。此时鸡易患新城疫、球虫病等,导致鸡死亡率增高(
4.2建议治疗
紧急注射nd-ibd高免卵黄抗体,每只鸡1ml。20~30d后接种新城疫和法氏囊疫苗;不同的抗球虫药,如磺胺二甲嘧啶,尼卡巴嗪和地克珠利,交替使用,每天3次,共5天。采用氟苯尼考、环丙沙星等药物对雏鸡进行二次感染控制奥沙星和恩诺沙星,每天两次,持续3-5天。同时,用电解质、口服补液盐和维生素c处理鸡,以增强鸡的抵抗力。用3%烧碱溶液和10%氨水对鸡舍、鸡舍墙壁、鸡笼、饲养场、污水沟等进行喷雾消毒,每次1次/d,共消毒1周。及时更换垫层材料,加强通风,保持适宜的投料密度。同时,将死鸡集中掩埋进行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