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又名绵芪、黄芪、独索,是豆科黄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它作为药物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血压及多种抗菌作用。具有很高的栽培价值。我们来看看如何种植黄芪种子
黄芪的生长环境
黄芪喜凉、耐寒、抗旱,又怕热、怕涝。适宜在土层深厚、腐殖质丰富、透水性强的砂壤土中种植。不宜在强盐碱地种植。根系垂直生长可达1米以上,俗称“鞭极气”。土壤黏稠重根生长缓慢,畸形,土层薄,根多横,分枝多,品质差。避免连作,不与马铃薯、亚麻轮作。硬实率可达30-60%。直播的第一年,只长茎和叶,不长花。黄芪种子处理
1第二年可产生花和种子。选择种子:选择3年以上纯、无病、健壮的单株为母株。秋天,当豆荚下垂发黄,种子变成褐色时,我就把它们收割了当它们成熟时立即收割。豆荚被捡起来后,就被脱粒、晒干并放在阳光下储存。播种前,通过水选、气选,选出籽粒饱满、色泽褐色的种子进行生产(
2.种子处理:黄芪种子坚硬结实。播种前必须进行种子处理,以打破种子的不透水性,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3.变温浸种:播种前几天,用40℃浸种℃ 白天温水,晚上换冷水,连续处理3昼夜,放入锅中,用湿布覆盖,放在温暖的地方促进发芽。3-4da后是的,种子可以发芽然后播种。种子也可以在沸水中快速搅拌1分钟,立即倒入冷水中,冷却至40分钟℃ 浸泡2小时后倒出水,用湿袋覆盖12小时,待种子膨胀或破皮时播种(
4.机械损伤:将1份细河沙和2份种子混合均匀,放在中型滚筒上,铺3-4cm厚,把它们磨成有毛有刺的种皮。碾磨后,对种子进行筛选,20分钟浸泡℃ 温水1天,堆在温暖的地方,发芽5天左右。小心不要过度研磨种子(
5酸处理:对于坚硬和成熟的种子,可以浸泡在70-80%硫酸溶液中浸泡3-5分钟。取出后,可以在自来水中快速冲洗半小时,也可以用清水多次冲洗种子上残留的硫酸。稍干即可播种,发芽率可达90%以上(如何播种黄芪种子(适时播种:春、夏、秋均可播种黄芪)。春播在“清明”前后进行,最迟不迟在“谷雨”前进行,夏播在6月至7月进行,秋播一般在“白露”前后进行。由于气候条件不同,播种期也有差异,应灵活控制。我南方气温高,9月秋播,冬前出苗。北方气温低,苗木抗逆性差,易受冻害。在风沙干旱地区,春秋两季播种时难以保持整株苗,春季出苗时易造成虫害(
2.直播管理:直播便于田间管理,在目前生产中应用广泛,但种子量大,而且增长不均匀,影响了商品的质量和挖掘。一般也可采用穴播或钻播。为穴播,行播间距为33× 播种时,将其与植物灰和人粪肥混合,然后均匀地撒在犁沟里。播种后,用1-2厘米的细土覆盖,稍压实。亩产种子消耗量约为2kg
3.育苗移栽:育苗移栽可节约土地。移栽后植株生长健壮,根茎生长整齐,易于收获,商品品质好,产量高。近年来,在生产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在苗圃地界面上按20-25cm的行距水平开沟,沟深3cm,播种宽度10cm。把种子和果仁混合然后把它们均匀地撒在犁沟里。覆土2厘米厚,轻轻压榨,浇水,边上覆草保暖保湿。每亩种子消耗量为10-15公斤。春季育苗时,最好用小拱棚覆盖塑料薄膜,以提高温度和保持水分。气温较低时,可用草帘覆盖保温。夏季,为防止日光照射,保持苗床湿度,苗木宜采用棚帘或黑网遮荫,遮荫度应在50%左右。雨天和夜间应拆除遮阳帘,使幼苗接受露水(
4.田间管理:黄芪种苗出土后,应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对过密过薄的种苗应及时拔除。当幼苗长到13-15厘米,根系长到15厘米时,就可以移栽了。移栽宜在阴天或晴天的下午和傍晚进行,雨后成活率较高。先将大小秧苗分开,然后按行距20~24cm、株距12cm开洞,每穴栽植1~2株秧苗。移栽或栽植后,应立即浇灌或喷施成活。一般来说每亩播种2万株
从网络
转移的一些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