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种猪的培育在养猪业越来越重要,然而种猪疾病成为了抑制养猪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种猪生病可能导致其他种猪也生病,更甚者可能会带来大面积的猪死亡。为了减少或避免某种传染病所带来的大金额的损失,采取一些预防猪病疾病发生的措施是至关重要的。种猪疾病有很多种类,主要分消化系统疾病、呼吸道系统疾病、种猪链球菌病、皮肤病、传染病等。
1.种猪的消化系统疾病
猪消化道疾病是猪群的高发性疾病,是安全养猪的“隐形杀手”。种猪的消化系统疾病按可分为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副伤寒和寄生虫行疾病。病毒性腹泻、细菌性腹泻和出血性肠炎是三种主要的种猪消化系统疾病。病毒性腹泻的主要表现为种猪的粪便会无法控制地泄漏出来,比较严重的话种猪的粪便会喷射出来,粪便的颜色为黄绿色或青绿色。种猪出现没有食欲,不吃东西并且越来越消瘦的状况。秋冬季节是养育仔猪的重要季节,但仔猪却常常因患细菌性痢疾而死亡。在寒冷季节,各阶段的猪都出现腹泻,但中大猪症状稍轻、小猪发病严重,就可以怀疑病毒性腹泻。常见的有轮状病毒病、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以上三种病毒病均以呕吐、排颜色多样的稀粪或水样腹泻为主要特征。
对于种猪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首先要确保种猪的饮水清洁。同时要保持猪有一个干净不潮湿,且最好有足够的阳光照进整个猪圈,同时要做好严格的消毒工作。对于不同的消化系统疾病应采用不同的方式。预防猪流行性腹泻应该给种猪喂养科学的健康的食物,可提前接种猪流行性腹泻弱毒疫苗或灭活苗。当然在选择药物治疗时最好是选用防止脱水和防止继续感染性药品进行猪的全体喂食或者是在喂食的饲料中增加抗生素以及米糠下痢的治疗能够采取全部投食药物或者单个投食药物。
2.种猪的呼吸系统疾病
种猪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体现为种猪出现咳嗽、食欲减退、呼吸急促,严重时可能伴有发烧、肺炎等症状。种猪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两种原因所引起的。呼吸道疾病都可能导致种猪发生鼻炎,当种猪出现鼻炎时,种猪的面部会发生变化,而且生长速度会明显地减慢,从而使得畜牧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养殖的过程中,一旦种猪的呼吸道受到了感染,其呼吸道的正常功能必然会遭到影响,从而导致种猪的免疫功能降低,使得种猪更加容易染上其他种类的呼吸道疾病,使猪的死亡率和淘汰率增加。
饲养预防和药物预防是预防种猪的呼吸系统疾病常用方法。饲养预防就是指给猪一个良好生活环境,要求饲养员在饲养过程中时刻注意天气的变化安排好猪圈的各项工作。药物预防是指在喂食种猪时把北里霉素、土霉素、阿莫西林以及强力霉素等药物随同饲料一起进行喂养,从而达到预防种猪的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其次,要加大对养猪场中猪的检查,把不健康患有疾病的猪全部淘汰掉以此来避免猪疾病的传染。针对那些凡是曾经与有过病的猪或者怀疑有过病的猪接触过的猪,可以将其隔离观察半年左右时间,若在观察期内并没有发现有种猪犯病的现象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它当做正常的猪进行饲养。
3.种猪链球菌疾病
种猪的由于链球菌所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三个种类:猪急性败血症脑膜脑炎型、种猪关节炎型以及种猪淋巴结脓肿型。种猪一旦出现急性败血症脑膜脑炎,种猪便可能在没有任何情况预示下瞬间摔倒在地面,体温突然升高,种猪的四肢出现抽癫状,伴随口里开始吐白沫。种猪关节炎型的症状是导致种猪的关节部位出现变大甚至是损破脚的状况。淋巴节结脓肿型的链球菌感染症状是会有红色肿块或者脓包出现在种猪的下颚淋巴处。
猪链球菌疾病防治方法主要是接种免疫疫苗,比如猪链球菌病氢氧化铝胶苗,大小猪均肌肉或者是选择皮下注射5mL,浓缩菌苗注射3mL;猪链球菌弱毒菌苗,每头猪肌肉或皮下注射1mL;每一年的春秋季节分别要接种一次。此外,在养殖场内要严格对每头进入或出去养殖场的猪进行检查,对于病猪一概不可以进入养殖场,并且凡是病猪没有经过严格的处置一律不可以出去并且必须隔离,然后对不同病状的猪进行相应的治疗。
4.种猪肢蹄病
猪肢蹄病是猪四肢和四蹄疾病的总称,又称跛行病,症状以步态、姿势和站立不正常、支持身体困难为主。
对于猪肢蹄病主要的防治措施有几种:①要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与干爽;②精心选育种猪,选择四肢强壮,高矮、粗细适中,站立姿势良好,无肢蹄病的公母猪作种用。③强化种猪的饲养与管理,要加强运动,多晒太阳,增强种猪的四肢支撑能力;同时要保证日粮中氨基酸平衡、富含维生素及矿物元素。要避免对种猪的刺激和惊吓,④搞好猪场设计与建设,保证圈内不要有尖锐物,舍内铺垫干草可护肢蹄,并做好种猪的消毒工作。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