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养殖信息网 - 养殖市场 - 母猪

如何提高后备母猪发情率

编辑:养殖网 浏览: 263次
  后备母猪发情率是后备母猪受胎能力和筛选的重要标记,及时确认具有良好繁殖能力的后备母猪,可大大提高后备母猪的种用率,减少后备母猪的饲养量和饲养费用。现将提高后备母猪发情率的措施介绍如下:

 

 
  一、合理的营养
 
  后备母猪30-80公斤阶段日喂3次或自由采食,不进行限料。80公斤以后更换后备母猪料,适当限饲,保证其身体各器官正常发育,尤其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同时防止过肥,合理分群。后备母猪配种前的理想P2点背膘为18-20毫米,过肥或过瘦均可能出现繁殖障碍。有条件的场,6月龄后可每天投喂一定量的青绿饲料,如胡萝卜,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功能性添加剂益母王补充母猪营养,调节内分泌,提高发情率和促进排卵。
 
  二、合理的饲养方式
 
  对后备母猪而言,大栏饲养一般4-6头一栏,优于定位栏饲养。母猪间适当追赶、爬跨能促进发情,但大栏饲养密度不宜过大,否则易造成拥挤且打斗频繁,不利于发情,应确保每头猪有效的使用面积在1.5-1.8平方米;若用定位栏饲养,应加强运动,有独立的运动场。
 
  三、防止热应激
 
  有研究发现,对150-230日龄的后备母猪进行持续的33摄氏度热刺激,会引起80%的后备母猪不发情,但对发情母猪的排卵数影响不明显。泰国有学者对发情期的后备母猪做过35℃10小时热应激试验,造成42.9%的母猪第二情期异常。因此,在后备母猪的饲养过程中,应该十分重视防止热应激。
 
  四、利用公猪早期诱情
 
  后备母猪160日龄以后开始与试情公猪直接或隔栏接触,诱导早期发情,每天1-2次,每次5-10分钟。使用不同公猪诱情比使用一头公猪效果更好。同时,应注意公猪与母猪的数量比,后备母猪太多或太少都会影响诱情效果。
 
  五、建立完善的发情档案
 
  后备母猪在160日龄以后,在诱导发情的同时,应及时鉴定发情状况,对发情的后备母猪要建立完善的发情档案,为以后配种做好准备,并根据发情情况建立发情区与非发情区;对不发情的后备母猪,要早发现、早处理。
 
  六、做好卫生及疾病防治
 
  注意后备母猪的卫生情况,尤其是后备母猪发情期的卫生,以减少子宫内膜炎的发生。要针对猪群的具体情况,定期拟定详细的保健方案,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及时免疫,严防PRRS、伪狂犬等导致母猪不发情的疾病发生。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
母猪疾病防治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养殖交易信息
养殖百科 查看更多
养殖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