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产后不食是母猪分娩后常发生的一种以消化系统紊乱、食欲减退为主的临床综合征。本病是临床中最常见又最难于治疗的产科疾病之一,轻则造成泌乳机能下降,导致哺乳仔猪生长缓慢,抵抗力差,或变成僵猪,重则本身因顽固性不食而高度消瘦,出现断奶后乏情,或能发情但久配不孕,甚至因衰竭死亡。由于本病发病原因复杂,症状表现不一,因此只有找出病因,对症下药,才会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发病机制
母猪长期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致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应激增高而代谢紊乱。妊娠后期营养过剩或围产期饲喂不当、过度饲喂,可导致母猪血糖含量过高,反射性抑制采食和消化吸收机能;产后一周之内母猪伴有胃肠迟缓,这时饲料供给量太多,或递增过快,则可加重胃肠负担。各种致病因素直接或间接刺激胃肠粘膜上的感受器,反射性或直接扰乱胃肠的正常分泌、运动和消化机能。
症状
在临诊中,大多数病例仅表现出间断性、反复性的食欲废绝或呈顽固性不食,有的猪在每次饲喂时,都有拱料现象,但不吃。有的饮水大增,有的有异食现象,有的对青绿饲料尚有一定的食欲,还有个别头胎母猪精神紧张,不敢在饲槽中采食。大部分母猪精神、体温、脉搏、呼吸没有明显异常。严重产后感染引起的不食母猪,可能在产道中排有脓性分泌物,体温升高,呼吸增数,精神沉郁等症状。一般患猪都便秘,尿黄,甚至粪球上覆盖有粘液、肠粘膜,甚至皮肤表现不同程度的黄染。有的患猪眼角粘有黑褐色眼屎,结膜朝红,鼻镜干燥。有的患猪有呕吐现象,呕吐物大多数是黄色、酸臭的液体,或夹有未消化的饲料。
1病因与症状
1.1消化不良型母猪产前精料喂的过多,或突然更换饲料,加重胃肠负担,引起消化不良.此病常发于分娩之后,体温正常,食欲不振,粪便先干后稀,有的病猪喜欢喝点麸皮汤,青绿多汁饲料,但数量不大,严重猪只食欲废绝。
1.2营养不良型妊娠和哺乳母猪饲料中缺少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等,造成机体营养不良.这种病例病程较长,早期则表现食欲不振,日渐消瘦,结膜苍白,被毛粗乱无光,粪便干燥,体温正常,但也有的体温稍下降,严重者卧地不起。
1.3低血糖缺钙型由于母猪产后大量泌乳,产仔数量多,血液中葡萄糖、钙的浓度降低,内分泌机能发生紊乱,泌乳减少,仔猪吃奶不足,干扰母猪休息,导致母猪消化系统发生紊乱.母猪精神不安,兴奋和沉郁交替发生,常常卧地不愿站立。有的肌肉震颤,食欲废绝,行动迟缓,甚至引起跛行或瘫痪。
1.4产后感染发热型母猪分娩时温度过高,环境不洁,致使病原微生物侵入所感染.母猪一般产后3—5天得病,体温高达41℃,卧床不起,战栗怕冷,呼吸急促,结膜发绀,阴道内流出腥臭带血粘液.时常表现努责,频频排尿,尿液混浊不清,主要是分娩后尿道和子宫感染,从而影响食欲。
2防治措施
2.1对消化不良型的以调节胃肠功能为主。胃蛋白酶10克,稀盐酸10毫升,食母生40片,温水适量,用胃管一次灌服,每日1次,连用2-3天。
2.2对营养不良和低血糖缺钙型,应以补糖、补钙、补磷为主,加强营养,结合调节胃功能,以补养气血,加强胃肠蠕动为主.10%葡萄糖酸钙100毫升,5%葡萄糖300毫升,维生素C×4支,符合维生素B×4支,混合静脉输液,连用2-3天.或在饲料里添加海正兴潮生命素10克,补血康10克,每天每头连用10天,提高母猪的抗病力,快速给母猪补充气血,使母猪快速恢复体能。
2.3对产后感染发热型,原则为加强母猪全身抗感染能力,对体温高的病猪,用黄芪多糖4支,头孢2克,维生素C4支,符合维生素B4支,加入5%葡萄糖400毫升,溶解后静脉输液,每日1次.对有脓性分泌物的病猪要冲洗子宫灭菌消炎,排出子宫内腐败组织脓块.可以用输精管插入子宫内,用注射器缓慢注入0.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冲洗.每天冲洗1次,连续3天病猪精神状况会慢慢恢复,阴户肿胀明显消退,食欲逐渐恢复正常。
2.4加强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饲料营养供给,根据母猪的实际体况,调控母猪的喂料量,多喂青绿多汁饲料,搞好产房的清洁卫生,创造适宜的环境,并注意猪舍的温湿度控制,对母猪产后不食症的发生会大大减少,同时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本文由(养殖信息网)整理发布:http://www.yangzhixinxi.com/